[实用新型]一种钢挡墙围堰防渗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7579.6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唐凯;刘胜;刘丽;李佳;谢伟;郑如水;汪卓盛;张瑞雷;邓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墙 围堰 渗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验新型涉及防止围堰漏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挡墙围堰防渗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城市有河床、河沟、河道需要治理,但是常规的都是在外围修建土石或沙袋围堰;中间填筑防渗漏心墙,然后排水、抽水,进行施工;但是这种方法施工工期长、难度大,围堰一般渗漏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密封性好的钢挡墙围堰防渗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挡墙围堰防渗漏装置,包括两个钢柱和下部为刀口结构用于连接两个钢柱的钢板;钢柱上部为立方体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工字型卡槽;钢板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钢柱上的卡槽内;钢板通过第一支撑加固拉筋固定在边坡上;钢柱通过第二支撑加固拉筋固定在边坡上;卡槽内设置有防渗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固拉筋通过钢板加固拉扣连接钢板;所述第二支撑加固拉筋通过钢柱加固拉扣连接钢柱。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固拉筋和第二支撑加固拉筋均与边坡通过地锚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固拉筋包括两个带丝扣的拉钩,分别连接钢板加固拉扣和地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加固拉筋包括两个带丝扣的拉钩,分别连接钢柱加固拉扣和地锚。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层为聚氨酯防渗层。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两侧为工字型结构与钢柱上的卡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钢板和钢柱组合构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组合和安装;
(2)本实用新型在钢板和钢柱连接的卡槽内设置有防渗层,防渗漏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加固拉筋固定在边坡上,结构稳定、便于施工;
(4)本实用新型中加固拉筋包括两个带丝扣的拉钩,便于调整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板,2-钢柱,3-钢板加固拉扣,4-地锚,5-1-第一支撑加固拉筋,5-2-第二支撑加固拉筋,6-边坡地面线,7-卡槽,8-钢柱加固拉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钢挡墙围堰防渗漏装置,包括两个钢柱2和下部为刀口结构用于连接两个钢柱2的钢板1;钢柱2上部为立方体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工字型卡槽7;钢板1两侧分别设置在两个钢柱2上的卡槽7内;钢板1通过第一支撑加固拉筋5-1固定在边坡上;钢柱2通过第二支撑加固拉筋5-2固定在边坡上;卡槽7内设置有防渗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固拉筋5-1通过钢板加固拉扣3连接钢板1;所述第二支撑加固拉筋5-2通过钢柱加固拉扣8连接钢柱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固拉筋5-1和第二支撑加固拉筋5-2均与边坡通过地锚4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加固拉筋5-1包括两个带丝扣的拉钩,分别连接钢板加固拉扣3和地锚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加固拉筋5-2包括两个带丝扣的拉钩,分别连接钢柱加固拉扣8和地锚4。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层为聚氨酯防渗层。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1两侧为工字型结构与钢柱2上的卡槽7相配合。
使用时,首先将钢柱2用挖掘机电锤打入河道或沟渠底部基础中;在钢柱2的卡槽7内放入塑料密封的每10cm一个的密封聚氨酯材料体;然后插入两侧为工字型结构,下部为刀口的钢板1,当钢板1插入时会因为钢板1下部的刀口刺破聚氨酯塑料袋,聚氨酯溢流出来后遇水膨胀密封挡板1和钢柱2之间的缝隙,起到防渗水的作用;在钢板加固拉扣3挂上带丝扣的拉钩,然后用双钩紧线器连接边坡固定的地锚4上设置的带丝扣的拉钩;在钢柱加固拉扣8挂上带丝扣的拉钩,然后用双钩紧线器连接边坡固定的地锚4上设置的带丝扣的拉钩;调节双钩紧线器进一步加固好钢板1和钢柱2,然后就可以开始施工;本实用新型为防渗漏装置结构的一个单元,使用时需要将多个单元结构进行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