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颗粒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7417.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73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颗粒 热风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燥和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燃烧生物颗粒的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品种多、系列全,以加煤方式分为手烧、机烧两种,以燃料种类分为电、煤、油、气炉,以输出风温分为高温炉、中温炉,以输送形式分为间接式和直接式,以换热器摆布形式分为合置式和分置式,而在大型炉上则配置磨煤喷粉机等,结构较为复杂。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副产品量大,而且分散,土地流转仍处于开始流转阶段,市场上仍需求大量低温烘干设备,农村生物质能源丰富,而且几乎属于免费资源,是最佳而且最受农民喜爱的燃料。但市场上热风炉大部分是电发热,电能辅助的空气能发热。使用成本高,而且部分农村都没有布置工业三项用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生物颗粒热风炉,以燃烧木材、秸秆、秸秆颗粒燃烧产生热风,仅需220V的控制电源即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生物颗粒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外封板、燃烧室、热交换器、调温器、集灰箱、导风箱和送料器;所述外封板固定设置在框架的四周,所述的燃烧室固定设置在框架内侧,燃烧室的侧部设置有透过外封板的炉门和上部进料口,所述的热交换器固定设置在框架内侧且位于燃烧室的上侧,热交换器与燃烧室的内部连通,热交换器的前侧设置有透过外封板的进风口,所述的调温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上侧且与热交换器的内部连通,所述 的集灰箱固定设置在框架内侧且位于燃烧室的下侧,集灰箱的内部与燃烧室内部连通,集灰箱的侧部分别设置有透过外封板的出风口和清灰门,所述的导风箱固定密封设置在热交换器和燃烧室的后侧,导风箱与热交换器和燃烧室之间形成与热交换器和集灰箱内部连通的风道,所述的送料器设置在上部进料口处。
所述的燃烧室由金属板制作,燃烧室内浇筑耐火泥隔热,燃烧室底部设有炉蓖。
所述的进风口上设置有网板。
所述的调温器通过方转圆件与热交换器进行连接。
所述的调温器为圆筒形,内设有一块圆形翻板,圆形翻板上设有轴,轴可360度旋转,轴上安装有链轮,调温器上设有马达,马达的轴上设有链轮,马达上方的链轮与翻板上的链轮通过链条联动。
所述的调温器的上端设置有防雨帽。
所述的送料器包括蛟龙和倒料斗,所述的燃烧室的上部进料口处设置有料斗,所述的蛟龙的下端位于倒料斗内且另一端位于料斗的上侧。
所述的热交换器包块若干根热交换管,热交换管上下有热交换板,热交换管两端分别穿过上下热交换板后焊接,热交换管底部浇筑2公分以上耐火材料,热交换管与热交换板的金属材料全由耐火材料覆盖后与燃烧室对接。
热交换器位于燃烧室正上方,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管与燃烧室内连通,秸秆等生物质燃烧后的热流垂直上升进入到热交换器内,对热交换管进行加热。
自动调温器当输出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自动调温装置打开,烟气排出,燃烧室内燃料燃烧旺盛,当输出温度高于设定值时,自动调温器渐渐关闭,燃烧室内燃料由于供氧不足导致燃烧受控。
自然风通过生物颗粒热风炉侧面的网板进入到热交换器内,穿过热交换器从另一侧下移到燃烧室尾部排出,通过风机排出热风炉,进入干燥机内。
本发明的燃料有2种方式进入到燃烧室内:
1、木材、秸秆等非固体燃料,通过燃烧室前方的炉门投入到燃烧室内,燃烧后的灰烬从炉蓖掉落到下方的灰车内。
2、秸秆、木屑等成型固体颗粒通过燃烧室上的料斗的通过送料器自动送入到燃烧室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以燃烧木材、秸秆、秸秆颗粒燃烧产生热风,控制方便,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框架;2、外封板;3、燃烧室;4、热交换器;5、调温器;6、集灰箱;7、导风箱;8、送料器;9、防雨帽;3.1、炉门;3.2、料斗;4.1、网板;6.1、出风口;6.2、清灰门;8.1、蛟龙;8.2、倒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7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