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保险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6715.X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江冠华;刘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5 | 分类号: | H01H85/05;H01H85/1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保险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险丝。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丝起保护整车电路的作用,为汽车线束的必备零件,对汽车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普遍的保险丝安装结构是,保险丝用力直接插入到电器盒内,与保险丝盒内的铜端子连接。汽车大电流保险丝,对整车电气安全至关重要。汽车保险丝安装状态下,固定的可靠性、稳定性至关重要。只有固定可靠,才能保证汽车电路的正常工作。一旦出现保险松动、接触不良的情况,轻则引发电路故障,重则引发汽车火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保险丝结构,以克服现保险丝易发生短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保险丝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固定扣、一级保险丝、二级保险丝,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固定扣固定,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左内针脚和右内针脚,所述左内针脚和右内针脚通过二级保险丝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有左外针脚和右外针脚,所述左外针脚和右外针脚通过一级保险丝连接,所述左外针脚和右外针脚伸出所述下壳体外,所述左内针脚与左外针脚连接处设有绝缘体,所述右内针脚与右外针脚连接处设有绝缘体。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为扁平的矩形体结构,其内部设有一中空容室,该容室的底端透空,其中央具有一较宽的主收纳部,其两侧具有二扁平的次收纳部,该二个次收纳部均与主收纳部导通,其顶端并各设有一贯穿孔。
优选地,所述左外针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左外针脚的内孔与所述下壳体贯通,所述右外针脚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下底面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右外针脚的内孔与所述下壳体贯通。
优选地,所述连接口内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一端与左外针脚和右外针脚相连,另一端覆盖于绝缘体之下。
优选地,所述上壳体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下壳体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结构配合的卡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保险丝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左外针脚、左内针脚与右外针脚、右内针脚的间隔结构设计,避免了短路故障保护性提高,且通过对熔丝支撑部的结构设计,保险丝内部不易晃动,插入的端孔固定稳定;下壳体的特殊结构,观察视野大,不易积水或累积异物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保险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下壳体,11. 卡槽,12. 容室,13. 主收纳部,14. 次收纳部,2. 一级保险丝,31. 右外针脚,32.左外针脚,4. 连接口,5. 绝缘体,6. 固定扣,7. 上壳体,8. 二级保险丝,91. 右内针脚,92.左内针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保险丝结构,包括上壳体7、下壳体1、固定扣6、一级保险丝2、二级保险丝8,所述上壳体7与所述下壳体1通过固定扣6固定,所述上壳体7内设有左内针脚92和右内针脚91,所述左内针脚92和右内针脚91通过二级保险丝8连接。所述下壳体1内设有左外针脚32和右外针脚31,所述左外针脚32和右外针脚31通过一级保险丝2连接,所述左外针脚32和右外针脚31伸出所述下壳体1外,所述左内针脚92与左外针脚32连接处设有绝缘体5,所述右内针脚91与右外针脚31连接处设有绝缘体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为扁平的矩形体结构,其内部设有一中空容室12,该容室的底端透空,其中央具有一较宽的主收纳部13,其两侧具有二扁平的次收纳部14,该二个次收纳部14均与主收纳部13导通,其顶端并各设有一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精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67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