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糖制备用的干燥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356690.3 申请日: 2017-04-06
公开(公告)号: CN206847313U 公开(公告)日: 2018-01-05
发明(设计)人: 柳志强;胡忠策;谢志刚;丁振中;张超;冯小海;史劲松;龚劲松;李恒;孙达锋;管平海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F26B17/10 分类号: F26B17/10;F26B25/04;F26B25/22
代理公司: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4 代理人: 邱兴天
地址: 225600 江苏省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制备 干燥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氨糖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糖制备用的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简称氨糖),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作为营养化学品和药品具有广泛的应用。是骨关节炎的膳食补充剂和临床治疗的辅助用药,能够强化软骨结构,预防关节病变,修复骨质疏松导致的软骨受损,舒缓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僵硬和肿胀。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骨关节炎患者愈来愈多,氨糖作为膳食补充剂大量用于骨关节炎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全球氨糖市场已发展到3万吨,制品产业链总产值在40亿美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氨糖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经过破碎、反应釜反应、过滤、喷雾干燥等步骤,然而现有的喷雾干燥设备,干燥塔的内壁容易出现粘壁,由于侧壁温度较高,长时间粘壁会导致物料变质,降低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氨糖制备用的干燥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干燥系统,包括喷雾干燥塔、伸入所述喷雾塔的喷雾管、与所述喷雾干燥塔内部连通的进风管道、设置在进风管上的风机、设置在进风管道上的加热装置、与所述喷雾干燥塔连通的旋风分离器和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通的除尘器;所述喷雾干燥塔具有出料口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相连,所述喷雾干燥塔的侧壁包括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外侧壁之间的夹层内具有螺旋冷却管,所述螺旋冷却管的第一端连接有第一管路,第二端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喷雾干燥塔内侧壁的内侧面还固定有上圆环部和下圆环部,所述上、下圆环部之间连接有多个圆环柱形管,所述上圆环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通过第三管路与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上具有第一阀门,每个圆环柱形管的顶端开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圆环柱形管的侧壁具有多个出气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干燥塔内还具有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第一环形刮板和多个第二环形刮板,所述第二环形刮板的数量等于所述圆环柱形管的数量,每个第二环形刮板通过铁质连接块与所述第一环形刮板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刮板用于刮所述内侧壁的内侧面,每个第二环形刮板被一个圆环柱形管穿过,所述第二环形刮板用于刮圆环柱形管的外侧面;所述上圆环部下方固定有第一电磁铁部,所述下圆环部上方固定有第二电磁铁部。

进一步地,所述下圆环部具有多个下料通孔,所述下料通孔的数量等于所述圆环柱形管的数量,每个圆环柱形管的底端开口与一个下料通孔连通,每个下料通孔连接有一个固定于下圆环部下方的下料管,每个下料管上具有一个第二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柱形管的数量为16个。

进一步地,所述喷雾干燥塔的出料口处铰接有出料口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刮板的外径等于所述内侧壁的内径,所述第二环形刮板的内径等于所述圆环柱形管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触摸屏,所述第一、二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触摸屏、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风机和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干燥时,控制器控制喷雾干燥塔交替处于第一工作周期和第二工作周期,所述第一工作周期中,所述第一阀门打开,所有的第二阀门关闭,第一、二电磁铁部关闭;所述第二工作周期中,所述第一阀门关闭,所有的第二阀门打开,且控制器控制第一、二电磁铁部使所述刮料装置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周期的时长和第二工作周期的时长相等。

进一步地,一个第二工作周期内,所述刮料装置上下往返两次以上。

进一步地,多个圆环柱形管等间距分布在所述下圆环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冷风发生装置,所述冷风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系统,能够通过吹扫和刮料两种方式,防止内侧壁出现粘壁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干燥系统示意图;

图2为上圆环部和多个圆环柱形管分布示意图;

图3为刮料装置示意图;

图4为喷雾干燥塔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66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