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霜功能的热泵供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6599.1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5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钱生越;武民;於海明;莫恭武;陈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立制冷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6 | 分类号: | F24H4/06;F25B41/00;F25B47/02;F24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45 | 代理人: | 闫彪,李宾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化 功能 热泵供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化霜功能的热泵供风装置,属于机械工程中的热泵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现有的热泵装置,如申请人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620128078.6,发明名称为:《低湿多级热泵热风产生装置》的装置,使用时有如下缺点:
1)上柜室产生的较冷气体,很容易沉入下柜室处,使得下柜室的工作温度提升困难,同时,由于上柜室产生的较冷气体直接排放,没有进行利用,使得整个装置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2)上柜室的蒸发器结霜后,要进行除霜很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自动化霜功能且能源利用效率高的具有自动化霜功能的热泵供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化霜功能的热泵供风装置,包括热泵系统以及固定在同一框架内并与框架制为一体的上、下柜室,所述热泵系统包括构成一循环回路的压缩机、气液分离器、蒸发器、节流器和冷凝器,所述上柜室的相对两侧面上制有进风口且顶面制有出风口,所述下柜室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制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蒸发器设于上柜室内,所述冷凝器设于下柜室内,所述上柜室的出风口处设有与冷藏室连通的管道;所述下柜室出风口处设有与烘干室连通的管道;该热泵系统还包括电磁四通阀,所述电磁四通阀的进口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电磁四通阀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电磁四通阀的接口之一与蒸发器连通,所述电磁四通阀的接口之二与冷凝器连通,当所述电磁四通阀通过阀芯换向时,所述蒸发器通过电磁四通阀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换向为通过电磁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同时所述冷凝器通过电磁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换向为通过电磁四通阀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柜室的出风口处设有与冷藏室连通的管道;下柜室出风口处设有与烘干室连通的管道,使得上柜室产生的较冷气体,不进入下柜室处,对上下柜室内的冷热气体进行综合利用,使得整个装置利用效率高;另外,当上柜室的蒸发器结霜后,通过电磁四通阀进行换向,使得蒸发器通过电磁四通阀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换向为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同时冷凝器通过电磁四通阀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换向为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可以方便对上柜室的蒸发器结霜进行化霜。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上柜室的出风口处的管道侧壁上和下柜室出风口处的管道侧壁上均制有开口,所述开口上铰接有阀门板,所述阀门板用于封堵所述开口并可推入管道内以堵塞管道;所述管道的内壁固定有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螺旋升角为19°~2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道侧壁上制有开口,开口上铰接有阀门板,这样,需要化霜时,通过将阀门板推入管道内以堵塞管道,使得冷热气体直接通过开口排出管道,不会进入烘干室或冷藏室,进一步提高了整个装置的利用率;通过在管道的内壁固定有位于开口两侧的螺旋叶片,可以对气体进行加速,方便气体快速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下柜室内进风口处还并排设有去湿蒸发器和去湿冷凝器,所述去湿蒸发器、去湿冷凝器和冷凝器沿下柜室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形成的进出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冷凝器是前后并排设置在去湿蒸发器和去湿冷凝器后方的至少两个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在下柜室内进风口处首先通过去湿蒸发器进行空气去湿,降低空气湿度,再经过至少两个冷凝器,形成低湿高温热空气,由出风口送入干燥机,可显著提高烘干效率;而且经过至少两个冷凝器的多次加热,每次加热温度均提升10℃左右,这样即使常温下的空气经过加热后也可满足基本的烘干要求,无需对空气进行预加热。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去湿蒸发器和去湿冷凝器设于同一平面内并分别覆盖住所述下柜室内进风口处进风口面积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去湿蒸发器和去湿冷凝器设于同一平面内并分别覆盖住下柜室内进风口处进风口面积的一半,可有效节省下柜室空间,并达到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经过后面多组热泵系统加热的同时,不同湿度和温度的空气进一步混合,混合过程中会析出部分水分,最终形成温湿度混合均匀的低湿高温热空气从出风口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蒸发器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蒸发器制为圆弧形,有利于蒸发器在上柜室的有限空间内增大吸热面积,或在同等吸热面积情况下缩小上柜室的空间,有效提高上柜室的空间利用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为:所述压缩机通过减震垫片固定在下柜室内的底部处。
通过将压缩机通过减震垫片固定在下柜室内的底部处,可以减低压缩机工作时的震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立制冷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同立制冷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6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