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井用砌筑支架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6419.X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3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友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瓣模 扇形底板 砌筑 扇形顶板 块侧壁 连接板 横向受力筋 受力筋板 支架模板 弧面 井用 竖向 支架 本实用新型 侧壁连接 顶端连接 弧形墙面 建筑施工 交错连接 倒锥形 底端 内壁 墙体 省力 省时 帮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井用砌筑支架模,包括第一瓣模、第二瓣模、第三瓣模和第四瓣模,第一瓣模的底端设有扇形底板,扇形底板的两侧各自连接设有侧壁连接板,两块侧壁连接板的顶端连接设有扇形顶板,扇形底板、两块侧壁连接板和扇形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弧面支架模板,弧面支架模板的内壁交错连接设有若干横向受力筋板和竖向受力筋板,横向受力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块侧壁连接板,竖向受力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扇形底板和扇形顶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很好的帮助建筑施工人员进行砌筑弧形墙面和倒锥形墙体,不仅省时省力,而且可以提高砌筑的精度和质量,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模,特别涉及一种圆井用砌筑支架模。
背景技术
建筑是人们为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而通过劳动改变自然面貌,使之有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一种行为。建筑的一种典型方式就是垒筑墙体,墙体分很多种类,比如根据用料可以分为土墙、砖墙、钢筋混凝土墙,根据形状可以有分为平面墙、弧面墙以及倒锥形的墙体,其中,弧面墙以及倒锥形的墙体因为形状不规则而难以砌筑,但是弧面墙和倒锥形的墙体广泛用于各类下水道的出入口以及各类拱形门,因此能否快速的砌筑好弧面墙和倒锥形的墙体决定了建设下水道和拱形门的速度,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速度,因此弧面墙以及倒锥形的墙体的施工人员都在积极寻找一种辅助工具,能够又快又好的砌筑弧面墙和倒锥形的墙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井用砌筑支架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砌筑弧面墙体以及倒锥形墙体时没有专用辅助工具导致砌墙速度慢、砌筑的精度不准确以及砌筑的质量不可靠等一系列问题,使砌筑工人简便快捷的进行砌筑,不仅可以提高砌筑速度,而且提高了砌筑的精度和质量,进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圆井用砌筑支架模,包括第一瓣模、第二瓣模、第三瓣模和第四瓣模,所述第一瓣模的底端设有扇形底板,所述扇形底板的两侧各自连接设有侧壁连接板,两块所述侧壁连接板的顶端连接设有扇形顶板,所述扇形底板、两块所述侧壁连接板和所述扇形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设有弧面支架模板,所述弧面支架模板的内壁交错连接设有若干横向受力筋板和若干竖向受力筋板,所述横向受力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块所述侧壁连接板,所述竖向受力筋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扇形底板和所述扇形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底板和所述扇形顶板的两条侧边互相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侧壁连接板上对称设有六个螺栓穿孔,所述螺栓穿孔上贯穿连接设有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瓣模、所述第二瓣模、所述第三瓣模和所述第四瓣模的尺寸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扇形底板、所述扇形顶板、所述弧面支架模板是木板或不锈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向受力筋板和所述竖向受力筋板的设置数量是两条至十条。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砌筑弧面墙体以及倒锥形墙体时没有专用辅助工具导致砌墙速度慢、砌筑的精度不准确以及砌筑的质量不可靠等一系列问题,使砌筑工人简便快捷的进行砌筑,不仅提高了砌筑速度,而且提高了砌筑的精度和质量,进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瓣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砌筑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友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友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6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