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5911.5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6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波;张峻歆;田毅;张杰;黄典庆;王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8C17/02;G01J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成丹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测温 技术 地下 电缆 接头 温度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中电力电缆是传输电能的重要载体,是保证城市供电需求最基础的部分。其具有占地面积小、供电可靠性高、受外界影响小、运行费用低等特点,由于供电的安全性与城市的美化性,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地下电缆来代替原先架空线路输电方式。电缆接头作为地下电缆输电系统的关键部分,具有锁紧和固定进出线的重要作用,然而电缆接头的接触面凹凸不平会导致实际的金属接触面减小,使有效导电截面大大缩小,这样就增加了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因地下电缆敷设于地下,长时间的运行,会引起电缆接头温度不断升高,导致绝缘击穿产生故障甚至发生火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的实时监测成了必不可少的保护措施。
目前对于地下电缆方面的温度监测主要有人工巡查和光纤测温技术。对于人工巡查来说,由于地下电缆环境复杂,传统人工巡查不仅实时性差,人力成本高,而且不能保障人的安全,危险性大。对于光纤测温技术来说,虽然它能良好的实现监测的功能但是需要另铺设线路,这样会加大人力物力,费用比较昂贵,只适合小范围使用,进而研究新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方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解决了现有地下电缆故障点温度信息传输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地下电缆连接接头处的非接触式温度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依次与监测分机、后台控制中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温度采集单元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微处理器上分别连接有红外温度传感器、实时时钟模块、第二穿地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电源模块,温度采集单元通过第二穿地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测分机连接。
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支架安装固定在地下电缆连接处,红外探头对准地下电缆的连接接头。
第二电源模块采用电流互感取能和蓄电池供电的两种供电方式,当互感取能供电异常时,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蓄电池为温度采集单元继续供电。
监测分机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第一穿地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储存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监测分机通过第一穿地无线通信模块与温度采集单元连接,监测分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后台控制中心连接。
第一穿地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穿地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均为:包括依次连接的低频信号产生装置、低噪运算放大模块、FSK调制模块、D/A模块、功率放大器、收发开关、选频网络、低噪放大模块、A/D模块、滤波降噪模块、解调模块、译码模块,收发开关还与天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温度采集单元采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能够精准的采集温度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入第二微处理器;
②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采用专为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的环形支架,有效的固定了传感器,并保护了温度采集单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③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采用互感器取能和蓄电池双供电的方法,解决了地下供电难的问题;
④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地下温度采集单元采用低频穿地无线通信把数据传输给监测分机,解决了无线通信无法将地下信号发送到地上的问题;
⑤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将地下电缆连接头采集到的温度通过监测分机的液晶显示模块可直接显示,并通过公网将数据发送到后台控制中心,后台控制中心将数据进行分析保存,并建立温度数据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中系统温度采集单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中温度采集单元的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中温度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中监测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电缆接头温度监测系统中穿地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5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