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矫正功能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5485.5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7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朝晖;高春卫;孙名璋;马程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朝晖;高春卫;孙名璋;马程昱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F5/045;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调节板 电动升降机 脊柱矫正 功能床 连接条 拉簧 床板 床架 可调 本实用新型 辐射状排布 保健治疗 功能状态 人类躯体 升降板 铁环 休息 缸体 脊椎 病理 矫正 损伤 老化 外围 恢复 进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矫正功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可调床板、电动升降机、基座,可调床板包括高度调节板、连接条以及拉簧,所述电动升降机的缸体固定在基座上,电动升降机的升降板固定在高度调节板上,连接条呈辐射状排布在高度调节板的外围,连接条的一端通过铁环连接在高度调节板的边缘,连接条的另一端固定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床架上。本实施例脊柱矫正功能床可以供日常休息使用,并且把休息的时间变成保健治疗的时间,将人脊椎老化损伤进程中出现的生理和病理改变通过逆向力作用来进行矫正,从而恢复人类躯体的功能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柱矫正功能床。
背景技术
脊柱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上部长,能活动,好似支架,悬挂着胸壁和腹壁;下部短,比较固定。身体的重量和所受的震荡即由此传达至下肢。脊柱由脊椎骨及椎间盘构成,是一相当柔软又能活动的结构。随着身体的载荷,脊柱的形状可有相当大的改变。特别对于长时间伏案学习工作、长时间弯腰负重体力工作以及长时间使用设计不当的床、沙发、座椅等家具的人群,脊柱容易损伤,导致人的胸曲过弯,颈曲、腰曲变直,稳定性越来越差,从而出现成青少年驼背、老年驼背、颈椎病、腰椎病、脊柱变形等情况。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是利用牵引治疗、运动锻炼、姿势矫正等方法。由于人日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睡眠休息,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提供脊柱矫正功能的床,让人们可以利用日常休息的时间用来脊柱矫正,成为本行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脊柱矫正功能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脊柱矫正功能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可调床板、电动升降机、基座,可调床板包括高度调节板、连接条以及拉簧,所述电动升降机的缸体固定在基座上,电动升降机的升降板固定在高度调节板上,连接条呈辐射状排布在高度调节板的外围,连接条的一端通过铁环连接在高度调节板的边缘,连接条的另一端固定拉簧的一端,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床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高度调节板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缓冲释放机构,床架上固定有第二缓冲释放机构,第一缓冲释放机构和第二缓冲释放机构均包括侧板、内圈、外圈、涡卷弹簧以及钢丝绳,外圈固定在侧板上,内圈固定在外圈内,涡卷弹簧设置于内圈内,涡卷弹簧的内端固定在侧板上,涡卷弹簧的外端固定在内圈的内壁上,所述内圈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容纳钢丝绳的凹槽,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内圈的外壁上,且钢丝绳卷绕在内圈的凹槽内,所述第一缓冲释放机构的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各个连接条的第一穿孔并固定在高度调节板上,所述第二缓冲释放机构的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各个连接条的第二穿孔并固定在床架上。当高度调节板升高或下降的过程中,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的高度会发生变化,从而会牵引钢丝绳,使得内圈转动,使得钢丝绳拉出或卷入内圈的凹槽,采用这种机构,可以有效防止因拉簧断裂,导致的连接条弹起伤害到人体的风险(拉簧断裂,连接条弹起过程中会牵引牵引钢丝绳,通过涡卷弹簧缓冲后,连接条的速度会瞬间降低,从而不至于伤到人)。
作为优选,连接条的一端以及高度调节板的边缘均开设有连接孔,铁环穿过连接条的一端的连接孔和高度调节板的连接孔,从而实现连接条的一端和高度调节板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施例脊柱矫正功能床可以供日常休息使用,并且把休息的时间变成保健治疗的时间,将人脊椎老化损伤进程中出现的生理和病理改变通过逆向力作用来进行矫正,从而恢复人类躯体的功能状态;连接条呈辐射状排布在高度调节板的外围,不仅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面积,并且在高度调节板升高状态下,可调床板为中间略微高起,而四周略微倾斜的状态,在高度调节板下降状态下,可调床板为中间略微低洼,而四周略微倾斜的状态,连接条倾斜状态可以提供良好的过渡,提高舒适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朝晖;高春卫;孙名璋;马程昱,未经孙朝晖;高春卫;孙名璋;马程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5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