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架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937.8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3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冯强;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4254 | 代理人: | 刘刚成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架 定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制造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架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机车转向架的举升装置的举升台位一般为一整体设计,当举升台位损坏后需要进行整体修复后才能工作,存在着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牢固、定位操作方便的转向架定位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左侧梁、右侧梁和若干个轮对定位装置,在左侧梁和右侧梁之间设有后端梁、中端梁和前端梁,在后端梁、中端梁和前端梁上分别垂直设有电机支撑部,所述轮对定位装置包括设在左侧梁的第一轮对定位体和设在右侧梁的第二轮对定位体,第一轮对定位体的位置与第二轮对定位体的位置相对应,在左侧梁的外侧壁以及右侧梁的外侧壁上设有起吊座。将该转向架定位工装放置到用于转向架组装的举升台位上,机车转向架上的车轮与轮对定位装置配合固定,同时电机支撑部与机车转向架上的电机组件配合固定,这样方便固定住机车转向架,方便进行转向架生产作业,同时该转向架定位工装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适配不同的举升台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后端梁与左侧梁及右侧梁的连接处、中端梁与左侧梁及右侧梁的连接处、前端梁与左侧梁及右侧梁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呈三角形的定位止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后端梁和中端梁之间设有一个轮对定位装置,在前端梁和中端梁之间设有一个轮对定位装置,在前端梁的右侧设有一个轮对定位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轮对定位体和第二轮对定位体的结构相同,在第一轮对定位体上设有弧形的车轮固定凹槽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梁的截面尺寸为120 mm×200 mm×8mm,所述右侧梁的截面尺寸为120 mm×200 mm×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后端梁、中端梁和前端梁均选用Q235号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定位牢固、定位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侧梁1、右侧梁2和三个轮对定位装置,在左侧梁1和右侧梁2之间设有后端梁3、中端梁4和前端梁5,在后端梁3、中端梁4和前端梁5上分别垂直设有电机支撑部6,所述轮对定位装置包括设在左侧梁1的第一轮对定位体7和设在右侧梁2的第二轮对定位体8,所述第一轮对定位体7和第二轮对定位体8的结构相同,在第一轮对定位体7上设有弧形的车轮固定凹槽部11,其中一个轮对定位装置设在后端梁3和中端梁4之间,其中一个轮对定位装置设在前端梁5和中端梁4之间,其中一个轮对定位装置设在前端梁5的右侧,第一轮对定位体7的位置与第二轮对定位体8的位置相对应,在左侧梁1的外侧壁以及右侧梁2的外侧壁上设有起吊座9,在后端梁3与左侧梁1及右侧梁2的连接处、中端梁4与左侧梁1及右侧梁2的连接处、前端梁5与左侧梁1及右侧梁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呈三角形的定位止挡板10,所述左侧梁1的截面尺寸为120 mm×200 mm×8mm,所述右侧梁2的截面尺寸为120 mm×200 mm×8mm,所述左侧梁1、右侧梁2、后端梁3、中端梁4和前端梁5均选用Q235号钢。将该转向架定位工装放置到用于转向架组装的举升台位上,机车转向架上的车轮与轮对定位装置配合固定,同时电机支撑部6与机车转向架上的电机组件配合固定,这样方便固定住机车转向架,方便进行转向架生产作业,同时该转向架定位工装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生产成本低,可以适配不同的举升台位,在左侧梁1的外侧壁以及右侧梁2的外侧壁上设有起吊座9,这样可以方便对该转向架定位工装进行取放和安装,定位止挡板10可以使该转向架定位工装与举升台位固定更牢固,同时也加强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机车转向架重量为29.8t,所述左侧梁的截面尺寸为120 mm×200 mm×8mm,所述右侧梁的截面尺寸为120 mm×200 mm×8mm,所述左侧梁、右侧梁、后端梁、中端梁和前端梁均选用Q235号钢,对该转向架定位工装的力学分析如下:
由工装结构可知,每一个驱动受力点只有3点,风别为两侧的轮对定位和电机支撑点。由机械设计手册1-117可知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