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4642.0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兰;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张洋,黄健 |
地址: | 31201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加热的家用电器。电磁炉在工作时,利用高频交流电通过线圈盘以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底部产生涡流,从而对电磁炉上设置的锅具进行加热。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主要包括底壳和设置在底壳上的上盖组件,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风机组件、主板等。其中,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和面板。上盖为规则的框型结构,上盖的上表面为平面,其上设置有打胶槽,在打胶槽中打好硅酮胶后,面板覆盖在上盖上,上盖与面板通过硅酮胶粘接在一起。其中,面板为耐高温的玻璃材质,上盖常用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ABS)等塑料,其耐变形温度一般在120℃左右。
电磁炉在工作的时候,锅具放置在面板上,此时锅具底部的热量会辐射到面板和上盖上。当锅底热辐射的温度高于上盖的耐变形温度时,则上盖就会受热变形,导致上盖组件出现开胶现象,造成整个电磁炉出现触电等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该问题,常用的方式为上盖更换耐高温的材料,然而,此种解决方式将导致电磁炉的生产成本增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炉,以克服锅底对上盖热辐射,导致上盖受热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炉,包括底壳、上盖以及面板,所述底壳内设置有线圈盘,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面板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的内缘下沉形成下沉面。
上盖的上端面由原来的平面,设计成下沉面,上盖上靠近辐射源的内侧,即被锅具底部热辐射的位置,其到锅具底部的距离增大了,有效的减缓了热辐射的程度,避免了上盖的变形,提高了电磁炉的使用安全,同时此种设计没有额外的成本增加,且上盖的强度保持变。
可选地,所述下沉面距离所述上盖的顶面的竖直距离介于1毫米至10毫米之间。
可以根据电磁炉的内部构造,来决定该下沉面与上盖之间的距离,一方面减缓上盖的热辐射,另一方面不会增加电磁炉的厚度。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外缘设置有胶槽,所述胶槽靠近所述下沉面的边缘距离所述下沉面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毫米。
可选地,所述下沉面的宽度介于2毫米至10毫米之间。
可选地,所述上盖靠近所述线圈盘的内缘下沉形成所述下沉面。
可选地,所述底壳内还设置有操作板,所述线圈盘位于所述底壳的一端,所述操作板位于所述底壳的另一端;
所述下沉面包括第一下沉面、第二下沉面、第三下沉面,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底壳的一端的内缘设置有所述第一下沉面,所述第二下沉面和所述第三下沉面设置在所述第一下沉面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线圈盘与所述操作板之间还设置有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靠近所述第二下沉面设置;
所述第二下沉面的长度的起点为所述第一下沉面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上盖的交点位置,所述第二下沉面的长度的终点为所述风机组件靠近所述操作板的一端在所述上盖的投影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沉面的长度与所述第三下沉面的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壳20-上盖30-面板
11-线圈盘12-操作板13-风机组件
21-胶槽31-加热区40-下沉面
41-第一下沉面42-第二下沉面43-第三下沉面
50-安装脚51-螺柱14-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包括:底壳10、上盖20以及面板30,底壳10内设置有线圈盘11,上盖20设置在底壳10上,面板30设置在上盖20上,上盖20的内缘下沉形成下沉面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4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