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3820.8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蔡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国建全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服务器 虹吸 cpu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PU模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
虹吸式CPU散热装置是每台电脑必备的设备,一般在购买电脑CPU模组时附设,或额外购买。CPU模组工作时发生高热导致CPU模组的工作受到较大限制,一旦过热则导致死机,因而散热装置的散热性能是CPU模组工作稳定性的关键。
但是,随着CPU模组功耗需求越来越高,CPU模组的安装密集度也越来越高,这就造成CPU模组的散热模块在有限空间内,越来越难达到散热规范;另一方面,现有虹吸式CPU散热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基于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其应用于服务器中,使用方便,占用空间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或放置CPU模组的散热壳体。散热壳体由多块金属材质的板材焊接制成,散热壳体包括顶部、侧部和底部,散热壳体的侧部为中空结构并填充有冷却介质,散热壳体的侧部上方设置有出液管,该出液管将散热壳体侧部填充的冷却介质向外引出;出液管外连冷却结构,且出液管与散热壳体的连接位置高于出液管与冷却结构的连接位置;散热壳体的侧部下方设置有连通散热壳体中空结构的进液管,进液管外连冷却介质。在安装布局时,可以根据实际空间大小,改变冷却结构与散热壳体的距离。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涉及散热壳体的顶部具有顶板,散热壳体的侧部具有内侧板和外侧板,散热壳体的底部具有底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平行放置,内侧板和外侧板向上焊接于顶板,内侧板和外侧板向下焊接于底板,且内侧板和外侧板在顶板和底板的作用下形成填充冷却介质的容腔。容腔内部具有隔板,隔板向上延伸并一体连接于顶板下表面,隔板向两侧反向延伸并一体连接于外侧板的内表面,以将上述容腔分割成两个连通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相对靠近散热壳体内部放置的CPU模组,上述出液管穿过外侧板和内侧板以连通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相对远离散热壳体内部放置的CPU模组,上述进液管穿过外侧板连通第二容腔,且进液管与外侧板的连接位置高于出液管与内侧板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所涉及内侧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外侧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内侧板和至少两个外侧板一一相对,相连内侧板焊接连接后的水平截面为开口多边形或弧形,相邻外侧板焊接连接后的水平截面也相对为开口多边形或弧形。
优选,进液管和出液管上下布置或对称布置于外侧板。
优选,隔板选用金属材质,隔板与顶板、外侧板一体焊接。
优选,冷却结构可以是热交换器或者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通过一个基于虹吸原理的散热壳体,对CPU模组散发的热量热传导,实现了降低CPU模组温度的目的;整个工作过程简单便捷,节约资源和成本,可以根据实际场所改变尺寸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
1、顶板,2、内侧板,3、外侧板,4、底板,5、出液管,6、进液管,
7、第一容腔,8、第二容腔,9、隔板,10、CPU模组,11、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虹吸式CPU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或放置CPU模组的散热壳体。
散热壳体由多块金属材质的板材焊接制成,散热壳体的侧部为中空结构并填充有冷却介质,散热壳体的侧部上方设置有出液管,该出液管将散热壳体侧部填充的冷却介质向外引出并向下送入冷却器;散热壳体的侧部下方设置有连通散热壳体中空结构的进液管,这样比较方便吸收CPU模组散发的热量并降低散热壳体内部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3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床边柜(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