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2867.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哲;岳亚飞;马春晖;张凡凡;贾舒安;唐开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河子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张亮保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苜蓿 厚度 覆雪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畜牧业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
背景技术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具有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泛等优良性状,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栽培豆科牧草,而由于春季霜冻寒潮、冬季低温,暴雪等极端天气时有发生,使紫花苜蓿常遭受冷害和冻害的威胁,导致紫花苜蓿生产性能下降,因此,紫花苜蓿安全越冬问题一直是苜蓿生产的关键问题。冬季覆雪可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的越冬率,削弱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对低温的响应差异。而覆雪能保证非/极非秋眠型的紫花苜蓿安全越冬。
现有的在实验条件下,控制覆雪厚度的方法通常是,依靠人为在实验区域安插相应的刻度测量尺,根据实验所需,以测量尺的高度为基准人为将实验区域的覆雪厚度控制在实验要求的范围内。这样的缺点就是不能将试验区域内各处的覆雪厚度控制在同一个水平上,同时增加人工作业难度,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针对目前苜蓿大田实验中缺乏操作简单、方便运输、坚固稳定、控制覆雪厚度的装置,同时不能准确控制覆雪厚度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用实验条件下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在大田实验条件下,操作简单、方便运输、坚固稳定、可准确控制实验区域内各处的覆雪厚度控制在同一个水平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包括覆雪架主框架1,合页2,铁质筛网3,支撑管4,圆形钢板5,套筒6,平圆头螺丝7,螺帽8,刻度孔9,框架横梁10,覆雪架主框架的2条短边之间连接有两条长边,覆雪架主框架的2条长边均由2根长度相等的钢管组成,在两根钢管端部通过合页2将两根钢管链接在一起,在覆雪架主框架的两条长边之间的一半处焊接一根横梁10,在覆雪架主框架上焊接有铁质筛网,在覆雪架主框架4个顶角的内侧分别焊接1个套筒6,在横梁两端的内侧以呈对角线的方向焊接2个套筒6,上述每个套筒内套接有一支撑管4,支撑管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管的刻度孔9,刻度孔内插入带有螺帽的平圆头螺丝7。
优选地,每个支撑管的底端焊接一个圆形钢板5,圆形钢板的直径50mm,厚5mm。
优选地,支撑管选用长0.6m,DN25-Ф34mm钢管。
优选地,套筒为钢管套。钢管套的长度为48mm,DN40- Ф 48mm。
优选地,覆雪架主体框架采用DN40- Ф 48mm的无缝钢管进行焊接。
优选地,合页的长25mm,宽24mm,厚1.05mm。
优选地,刻度孔9的直径为7mm,相邻两个刻度孔的间距为50mm。
铁质筛网采用孔为16 x 16mm,丝径为18 BWG。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通过设计安装固定合页(铰链),使此覆雪架便于折叠,方便运输。采用金属网作为漏雪装置可增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同时使具有坚固稳定的特点,不易被压弯而影响实验结果。同时增加支撑管上的刻度孔,可准确控制实验所需的不同覆雪厚度,为实验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苜蓿覆雪厚度的覆雪架的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河子大学,未经石河子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2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齿条皮带固定装置
- 下一篇:滚珠丝杆的循环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