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导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51893.3 | 申请日: | 2017-04-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06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谢彩霞;裴丹;马青华;廖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 |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供氧管 管体 锥形接头 插管 气囊 本实用新型 管体相连通 插管导管 适配 氧气吸入装置 医疗器械领域 管体分离 有效减少 充气管 胶布 供氧 工作量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有用于向气囊内注入空气的充气管,所述管体上设有与管体相连通的供氧管,所述供氧管末端连有锥形接头,还包括与管体分离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径与锥形接头小端相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上设置与管体相连通的供氧管,同时设置分离式连接管,在插管时将连接管一端与氧气吸入装置相连,另一端与供氧管相连后,可以在进行插管操作时为患者提供氧气,改善现有插管操作中供氧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由于连接管内径与锥形接头小端相适配,连接时无需采用胶布固定,使用方便,并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导管。
背景技术
在抢救呼吸困难、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的患者时,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气道开放,并争分夺秒地行气管内插管,进而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以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由于患者本身呼吸困难、骤停和衰竭等原因,在插管前患者往往已处于低氧的状态,在经口进行插管操作时,由于吸氧面罩会影响操作,往往不得不中断供氧或者采用双鼻导管氧气管供氧,而此时开放的气道主要是口-咽-气管,因而插管时对患者的供氧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同时,当医务人员为患者成功插好气管插管时,当患者具有自主呼吸功能而不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需要在导管上重新另接氧气管道,并用胶布固定,既步骤繁琐,又易松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时,存在对患者供氧效果不佳的问题,以及当患者具有自主呼吸功能而不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在导管上重新另接氧气管道的步骤繁琐又易松脱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医护人员在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时,此新型气管插管导管能够方便有效地为患者提供氧气,减少因缺氧对患者本身的影响,并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有用于向气囊内注入空气的充气管,所述管体上设有与管体相连通的供氧管,所述供氧管末端连有锥形接头,还包括与管体分离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径与锥形接头小端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体上设置与管体相连通的供氧管,同时设置与供氧管相适配的分离式连接管,在插管时将连接管一端与氧气吸入装置相连,另一端与供氧管相连后,可以在进行插管操作时为患者提供氧气,从而改善现有插管操作中对患者供氧效果不佳的问题,另外,通过在供氧管末端设置锥形接头,且连接管内径与锥形接头小端相适配,连接时只需将锥形接头插入连接管内即可,连接时不需要采用胶布固定,因而使用方便,并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需要配合喉镜将该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内,并通过充气管向气囊内注入适量气体,以封闭气管和导管之间的间隙;另外,该锥形接头指的是接头外壁呈一定锥度设置,以便在插入连接管内时与管壁配合的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管体上还设有吸痰管,所述管体上靠近气囊上方的位置开有吸痰孔,所述吸痰管一端与吸痰孔连通,另一端从管体外壁引出。通过在管体上靠近气囊上方的位置开有吸痰孔,同时引出吸痰管,这样便于在插管后将积聚于气囊上方的分泌物从该通道吸走,从而避免分泌物在此处积累而造成的局部细菌繁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供氧管和吸痰管在远离管体的末端均设有密封端盖。采用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在供氧管和吸痰管不使用时,密封端盖可以对供氧管和吸痰管进行封闭,防止异物进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管体外还套设有牙垫管。通过在管体外设置牙垫管,在使用该导管时,而不必再采用胶布将导管和牙垫捆绑在一起,有利于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牙垫管与管体为可拆卸式连接。采用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做口腔护理时取下牙垫管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1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