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烟道清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1126.2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可坚;吴礼贤;姜好;赵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烟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烟道清灰装置。
背景技术
在除尘设备中,由于某种原因必须降低烟气流速至7米/秒左右,造成烟道中不可避免地会积灰,并且若烟气湿度大且烟温低于酸露点时灰会在烟道壁板上结垢。目前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有如CN200520022456.4的办法,也有烟道积将烟道设计成具有一定坡度α(α约为1°~2°),并在烟道尾部设置一小灰斗用于装烟道积灰,但是技术效果不理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烟道清灰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便于清理烟道内的积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螺旋烟道清灰装置,包括烟道,所述烟道内设置有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且另一端经支座与烟道前端部相连接的管状转轴,所述管状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刮烟道内壁的螺旋刷,管状转轴上沿轴向还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所述烟道的前端部设置有径向穿入烟道内与管状转轴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喷液管。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烟道后端外壁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与蜗杆减速器相连接,所述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径向穿入烟道内并经万向轴与一锥齿轮箱相连接,所述锥齿轮箱输出端与管状转轴的前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经支撑座与烟道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箱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与烟道内壁相连接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刷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状转轴相连接的支撑杆,所述支座的下部经连接杆与烟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烟道的前端下部还设置有集灰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螺旋烟道清灰装置不仅结构紧凑,而且便于清理烟道内的积灰;同时,清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烟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道2-支座3-管状转轴31-喷嘴4-螺旋刷5-喷液管6-电机7-蜗杆减速器8-万向轴9-锥齿轮箱10-支撑座11-连接杆12-支撑杆1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螺旋烟道清灰装置,包括烟道1,所述烟道内设置有一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且另一端经支座2与烟道前端部相连接的管状转轴3,所述管状转轴上设置有用于刮烟道内壁的螺旋刷4,管状转轴上沿轴向还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嘴31,所述烟道的前端部设置有径向穿入烟道内与管状转轴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喷液管5,所述烟道的前端下部还设置有集灰斗。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烟道后端外壁上的电机6,所述电机与蜗杆减速器7相连接,所述蜗杆减速器的输出端径向穿入烟道内并经万向轴8与一锥齿轮箱9相连接,所述锥齿轮箱输出端与管状转轴的前端相连接,从而驱动管状转轴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经支撑座10与烟道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箱的下部设置有若干与烟道内壁相连接的连接杆11。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刷沿其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与管状转轴相连接的支撑杆12,所述支座的下部经连接杆13与烟道固定连接。
工作原理:当需要清灰时,接通电源使电机转运,通过蜗杆减速器、万向轴、锥齿轮箱、管状转轴,使螺旋刷旋转,清洁烟道内壁。由于螺旋作用,使清洁下来的灰向后端集中,然后从烟道中集灰斗清除,还可以通过喷液管输入清洁液,从主轴上的喷嘴喷到烟道内壁,提高清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11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蒸汽锅炉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冷却锅炉的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