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无电磁辐射碳晶发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0876.8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孟阳;黄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陈孟阳 |
主分类号: | H05B3/30 | 分类号: | H05B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70 | 代理人: | 张信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无 电磁辐射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发热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无电磁辐射碳晶发热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保健理疗及取暖需求越来越大,而由于用于保健、取暖的远红外桑拿房或电热地板等产品的快速发展,其使得市场对发热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发热板是通过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而为人们提供取暖及保健理疗功能的设备,其在通电的时候,发热板内有电流通过,故其会产生电磁辐射。由于发热板通常是大面积铺设的,其辐射面积大,产生的电磁辐射也相对较多。众所周知,长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是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其会影响人体的循环、免疫、生殖和代谢功能等,导致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原生质发生病变,诱发癌症、畸形胎儿等各种疾病。目前市面上也有做低电磁辐射发热膜的,使用的原理通常是金属屏蔽层来降低电磁辐射,即在发热板的表面复合一层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屏蔽掉大部分电磁辐射,从而降低向外辐射的电磁辐射,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屏蔽掉所有的电磁辐射,且复合在发热板表面的金属屏蔽层会影响热量的传输,降低热效率,导致发热板的升温效果变差。此外,发热板面积较大,大量使用金属屏蔽层,便会导致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无电磁辐射碳晶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安全无电磁辐射碳晶发热板,包括: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下方设有第二绝缘板,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上表面设有涂刷有第一碳晶油墨,所述第一碳晶油墨的一侧设有相互分离的第一导电箔、第二导电箔,所述第一碳晶油墨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导电箔;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下表面相贴合;
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下方设有第三绝缘板,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上表面设有涂刷有第二碳晶油墨,且该第一碳晶油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该第二碳晶油墨相互重叠;所述第二碳晶油墨的一侧设有相互分离的第四导电箔、第五导电箔,所述第二碳晶油墨的另一侧设有第六导电箔,所述第五导电箔与第一碳晶油墨中的第二导电箔相连通,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板的下表面相贴合;
所述第三绝缘板上的第四导电箔与电源线中的第一股线相连接,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二股线通过限温开关后与所述第二绝缘板上的第一导电箔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六导电箔设置于该第三导电箔的正下方,所述第四、第五导电箔分别设置于该第一、第二导电箔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板上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绝缘板上设有第五、第六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五通孔相对准,该电源线中的第一股线分别通过该第一、第五通孔后与第四导电箔相接;所述第四通孔与第六通孔相对准,所述第三通孔设置于该第二导电箔的上方,该第二导电箔上引出的导线依次通过第三、第四、第六通孔后接入该第五导电箔中;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该第一导电箔的上方,所述电源线中的第二股线与该限温开关连接后,再通过第二通孔接入于该第一导电箔中。
进一步,所述限温开关固定安装于第一绝缘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下表面覆盖有网眼布,所述网眼布与第三绝缘板之间设有第一金属屏蔽片和第二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设置在第五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设置在该限温开关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导电箔均为镀锡铜箔。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绝缘板均为阻燃环氧树脂板。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消除发热板发热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并可减少设置屏蔽层面积所产生的成本,达到各个方位均无电磁辐射外泄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分解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分解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陈孟阳,未经深圳市卓先实业有限公司;陈孟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08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