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50099.7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浩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晋中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快速 检测 生化 指标 医疗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因其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特别是它的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的特点,使其在近几十年获得蓬勃而迅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如食品、制药、化工、临床检验、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分子生物学与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微细加工技术及纳米技术等新学科、新技术结合,正改变着传统医学、环境科学动植物学的面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热点,形成21世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生物体中能够选择性地分辩特定物质的物质有酶、抗体、组织、细胞等。这些分子识别功能物质通过识别过程可与被测目标结合成复合物,如抗体和抗原的结合,酶与基质的结合。在设计生物传感器时,选择适合于测定对象的识别功能物质,是极为重要的前提。要考虑到所产生的复合物的特性。根据分子识别功能物质制备的敏感元件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去选择换能器,是研制高质量生物传感器的另一重要环节。敏感元件中光、热、化学物质的生成或消耗等会产生相应的变化量。根据这些变化量,可以选择适当的换能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信息是多元化的,微电子学和现代传感技术的成果已为检测这些信息提供了丰富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是背景技术中所指出以生物传感器为技术背景的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其主要构造有:滴液帽、腔管、套腔、底腔、底座、密封块a、顶杆、刺针、滴管、导流针、密封块b、内丝螺套、夹持架、密封环、生物传感器、无菌膜、漏斗管,所述的腔管与底腔之间通过套腔相丝扣拧接;所述的套腔内置有夹持架,夹持架内夹持有生物传感器;所述的夹持架上设有滴管,滴管与夹持架相贯通,并且滴管顶部内壁上固定有导流针;
所述的夹持架上套有密封块b,所述的滴管外壁上套有内丝螺套;所述的内丝螺套与漏斗管底部相丝扣拧接,所述的漏斗管顶部套有滴液帽,滴液帽顶部套有无菌膜;
所述的底腔下拧接有底座,底座中心位置设有顶杆;所述的顶杆底部套有密封块a,顶部设有刺针,所述的刺针一端通入夹持架底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流针顶部串出滴液帽的高度为1-3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腔管与套腔拧接之处设有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杆尾部涂有鲜艳颜色。
进一步地,所述的套腔内注入有稀释液。
进一步地,所述的腔管为透明的塑制管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顶杆尾端伸出底座的长度为0.8-1.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传感器为一次性耗材。
进一步地,所述的滴管的高度低于腔管的高度3-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物传感器纵置于夹持架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夹持架内纵置生物传感器,并且生物传感器顶部通过导流针作为样本液收集通道,实现了基于生物传感器的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的实现;采用底座内置顶杆,并在顶杆上设有刺针的方式,实现了在检测使用时,通过轻触顶杆,即可实现刺破生物传感器膜体的目的,从而检测相关的生化指标参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核心件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核心件爆炸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爆炸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快速检测生化指标的医疗设备剖面结构图。
图中 1-滴液帽,2-腔管,3-套腔,4-底腔,5-底座,6-密封块a,7-顶杆,8-刺针,9-滴管,10-导流针,11-密封块b,12-内丝螺套,13-夹持架,14-密封环,15-生物传感器,16-无菌膜,17-漏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浩,未经许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50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电线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钢制隔音隔热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