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挡泥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47021.X | 申请日: | 2017-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程力;杨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D25/18 | 分类号: | B62D25/18;B60K13/04;F01N3/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挡泥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汽车挡泥板。
背景技术
汽车等车辆上一般都设有挡泥板,挡泥板包括板体,一般设置在车轮和车身之间,挡泥板固定在车身上。传统的挡泥板都为一体成型,部分损坏后为保证使用性能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材料浪费量大。停车后无有效地警示措施,存在一定地安全隐患。此外,传统地挡泥板也不能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净化。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汽车挡泥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汽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净化芯和挡泥板盖;所述挡泥板本体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下板体卡装在所述上板体内,所述下板体外壁涂覆由荧光涂料;所述上板体呈圆弧状,其外壁朝内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向一侧延伸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通过管道与汽车的排气管连通;所述净化芯安装在所述净化腔内,并相对所述进气接头靠近所述净化腔的开口,所述净化芯呈蜂窝状,其内填设有催化剂;所述挡泥板盖卡装在所述上板体上,并完全封闭所述进气腔,所述挡泥板盖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挡泥板盖外壁一体成型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圆弧状,所述加强筋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与所述上板体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优选地,所述上板体的内壁设有植绒层。
优选地,所述植绒层胶合在所述上板体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净化芯内填设有镍或钛或铈催化剂。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具有圆形截面,所述出气口在挡泥板盖排列成多行,每行出气口的中心连线成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均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可拆分地连接方式使得该挡泥板的制造成本更低,运输与安装更方便。
下板体上的荧光涂料能够发出荧光,从而有效地引起行人以及驾车者的注意,有助于消除安全隐患。
上板体上的进气接头与排气管连接,尾气通过进气接头加入净化腔,受净化腔内的净化芯作用,其内的CO、NO等有害物质被氧化恢复,转化成无害物质CO2、H2O和N2,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气量,对环境更加友好。此外,净化芯的蜂窝状设计也有助于实现对尾气的充分净化,净化效率以及净化效果均有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汽车挡泥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汽车挡泥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新型汽车挡泥板,包括挡泥板本体、净化芯5和挡泥板盖6;所述挡泥板本体包括上板体1和下板体2,所述下板体2卡装在所述上板体1内,所述下板体2外壁涂覆由荧光涂料3;所述上板体1呈圆弧状,其外壁朝内开设有一端开口的净化腔,所述净化腔向一侧延伸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连接有进气接头4,所述进气接头4通过管道与汽车的排气管连通;所述净化芯5安装在所述净化腔内,并相对所述进气接头4靠近所述净化腔的开口,所述净化芯5芯呈蜂窝状,其内填设有催化剂;所述挡泥板盖6卡装在所述上板体1上,并完全封闭所述进气腔,所述挡泥板盖6上贯穿地开设有多个出气口7。
上述方案中,上板体1与下板体2之间可拆分地连接方式使得该挡泥板的制造成本更低,运输与安装更方便。
下板体2上的荧光涂料3能够发出荧光,从而有效地引起行人以及驾车者的注意,有助于消除安全隐患。
上板体1上的进气接头4与排气管连接,尾气通过进气接头4加入净化腔,受净化腔内的净化芯5作用,其内的CO、-NO等有害物质被氧化恢复,转化成无害物质CO2、H2O和N2,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有害气体的排气量,对环境更加友好。
此外,净化芯5的蜂窝状设计也有助于实现对尾气的充分净化,净化效率以及净化效果均有大幅度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7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翼子板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纯电动汽车用充电口盖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