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夹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6519.4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6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杰;张留记;李隆恩;黄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青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津南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杆通孔 弹簧容置槽 顶杆 转臂 夹持体 弹簧 夹持机构 依次设置 限位部 按头 筒体 按压 轴向自由移动 本实用新型 筒体内部 组装工序 第一端 活动槽 上盖板 穿设 底端 限位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夹持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依次设置有弹簧容置槽和顶杆通孔,所述弹簧容置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顶杆通孔的直径,所述筒体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槽;顶杆,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顶杆通孔内,并可以在所述顶杆通孔内沿着所述顶杆通孔的轴向自由移动;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弹簧容置槽内,并且套装于所述顶杆的第一端;按头,所述按头包括依次设置的安装部、限位部以及按压部,所述限位部将弹簧限制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弹簧容置槽限定的空间内;上盖板;以及夹持体,所述夹持体与所述顶杆的第二端连接,夹持体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以及第四转臂。便于尺寸过大、零件数量较多或者组装工序过于复杂的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各行各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各种零部件进行转移和装配,如果是体积较小、结构较简单的的工件,可以有人工操作完成工件的转移和装配,但是涉及到尺寸过大、零件数量较多或者组装工序过于复杂的生产过程,如果每个工序的零部件都由人工操作完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夹持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夹持机构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为圆柱形筒体,内部依次设置有弹簧容置槽和顶杆通孔,所述弹簧容置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顶杆通孔的直径,所述筒体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槽;
顶杆,所述顶杆穿设于所述顶杆通孔内,并可以在所述顶杆通孔内沿着所述顶杆通孔的轴向自由移动,所述顶杆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槽,第二端设置有夹持体连接部;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弹簧容置槽内,并且套装于所述顶杆的第一端;
按头,所述按头包括依次设置的安装部、限位部以及按压部,所述按头的安装部与所述顶杆第一端的安装槽相匹配,所述按头和所述顶杆通过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安装部连接设置,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弹簧限制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弹簧容置槽限定的空间内;
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安装于所述筒体的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供所述按头的按压部穿过的按压通孔;以及
夹持体,所述夹持体与所述顶杆的第二端连接,夹持体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以及第四转臂;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二转臂均与所述顶杆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转臂和所述第三转臂铰接,所述第二转臂和所述第四转臂铰接,所述第三转臂和所述第四转臂通过枢轴铰接在一起,所述筒体上设置有枢轴固定孔,用于固定所述枢轴,所述第三转臂和所述第四转臂以所述枢轴为中心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三转臂和所述第四转臂的自由端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用于固定待夹持物件。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匹配;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穿设有螺栓,所述上盖板和所述筒体的顶端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按头的按压部上设置有按压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青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青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6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持续夹持的镊子
- 下一篇:一种薄腹板的刚性加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