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菌菇栽培大棚支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6101.3 | 申请日: | 2017-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富;杨文强;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康绿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地址: | 0755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大棚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菇栽培大棚支架结构,包括立柱和支撑架,支撑架底板上方设有导流槽,侧板的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之间设有过滤部,过滤部包括若干条互相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网,固定部的顶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压紧部,压紧部的外侧设有楔形部,所述固定部的顶端还设有第二胶垫,固定部上还开设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内部插设有拱杆,拱杆的另一端插设入相邻的支撑架上的第二盲孔内,第二盲孔的内设有第三胶垫和夹持部,夹持部上设有第四胶垫,固定部的下方还垂直插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与夹持部接触,第一螺栓与固定部之间还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好的固定和导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装置,尤其是一种菌菇栽培大棚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菌菇不仅是因为它鲜嫩滑润、风味独特,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菌菇栽培大棚支架结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好的固定和导流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菌菇栽培大棚支架结构,包括若干排立柱,每排立柱上架设有条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底板两侧垂直设有两个侧板,底板上方设有导流槽,侧板的内侧设有限位块,侧板的上方外侧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与侧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两个固定部底部之间设有过滤部,过滤部位于限位块的上方,过滤部位于导流槽的上方,过滤部包括若干条互相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与两侧的固定部互相连接,支撑杆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固定部的顶端通过第二螺栓连接有压紧部,压紧部的外侧设有楔形部,压紧部的下方设有第一胶垫,压紧部上还设有第一盲孔,第一胶垫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第一盲孔内,所述固定部的顶端还设有第二胶垫,第二胶垫与第一胶垫互相接触,所述固定部上还开设有开口向外的第二盲孔,第二盲孔内部插设有拱杆,拱杆的另一端插设入相邻的支撑架上的第二盲孔内,拱杆上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固定部接触,所述第二盲孔的内部顶部设有第三胶垫,第二盲孔的内部底部设有夹持部,夹持部的径向截面为圆弧形,夹持部上设有第四胶垫,第三胶垫和第四胶垫与拱杆接触,所述固定部的下方还垂直插设有若干个第一螺栓,第一螺栓伸入所述第二盲孔内,第一螺栓与夹持部接触,第一螺栓与固定部之间还设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与支撑架之间设有第一支架,所述固定部与侧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部的顶端还设有沉孔,所述第二螺栓的螺帽位于沉孔的内部,所述沉孔上还设有端盖。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盲孔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一盲孔的内部径向截面积,所述第一盲孔与限位部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康绿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康绿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6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容床床架
- 下一篇:一种管道外壁的防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