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5346.4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圆;吴风钢;颜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仟亿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是绿色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发使用太阳能。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站等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现代,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们。对这些电子产品的充电也成为人们的重点关注问题。
其中,在室内的活动中,人们可以很方便地为电子产品进行充电,但是,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就经常遇到电子产品没电而又无法充电的情况。相关技术中,使用移动电源解决了人们户外活动时电子产品的用电。但是,当移动电源的电量用完时,给电子产品充电又成为了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电源。该移动电源可以利用太阳能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使得用户无需再担心移动设备用电的问题,另外,可以调节太阳能充电装置对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增强用户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为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外充接口;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外充接口放电;太阳能充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与所述蓄电池相连,以利用太阳能为所述蓄电池充电;充电电流调整器,所述充电电流调整器与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相连,以调节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对所述蓄电池的充电电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通过添加太阳能充电装置,使得移动电源可以利用太阳能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使得用户无需再担心移动设备用电的问题,另外,通过添加充电电池调整器,可以调节太阳能充电装置对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增强用户体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移动电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与所述外充接口之间,以利用太阳能为移动设备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设置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外充接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为按钮式或者触摸式控制开关。
进一步地,还包括:伏安表,所述伏安表与所述蓄电池并联,以监测所述蓄电池的放电电流。
进一步地,还包括:伏安表与所述外充接口并联,所述伏安表以监测外充接口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太阳能接收器和与所述太阳能接收器相连的充电板,所述充电板与所述蓄电池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接收器为板型。
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模,所述保护模设置在所述太阳能接收器外侧,用于保护所述太阳能接收器。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电流调整器为可调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快充功能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监测功能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移动电源。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电源100,包括:壳体、蓄电池110、太阳能充电装置120和充电电流调整器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仟亿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仟亿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53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