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4986.3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0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军;杨越强;薛凇怀;王勋;肖念学;薛研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子孚朗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折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越来越多,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承载工具,电梯内由于空间狭小,通常都没有放置座椅。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在电梯乘客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高,而老年人、孕妇或腿脚不便者在乘坐电梯时会存在摔倒等风险。
所以一些电梯内会增加便于老人乘坐的折叠椅。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折叠椅,包括椅座面板、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的顶部设有旋转固定式支架,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的一端与电梯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套在折叠支架的顶部形成可旋转式连接。老人在乘坐电梯时可打开该折叠椅,坐在折叠椅上,提升了老人乘坐电梯时的安全。但是该折叠椅由于裸露在外,占用了电梯空间,减少了电梯最大乘坐人员的数量;同时在乘坐人员较多时,裸露在外的折叠椅容易刮伤乘坐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占电梯空间的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壁和折叠座;所述电梯轿厢壁上具有能容纳折叠座的空腔;所述折叠座处于收缩状态时,该折叠座正好位于此空腔内,且折叠座的外表面与电梯轿厢壁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折叠座的内端与所述电梯轿厢壁铰接;所述电梯轿厢壁上具有使所述折叠座向下打开至水平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壁上设置有预开启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开启装置包括杠杆、压块、滑轨、定位块;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空腔的顶壁上,所述压块与滑轨滑动配合;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在位于空腔内的电梯轿厢壁上,且杠杆的顶端与压块贴合,杠杆的底端与折叠状态的折叠座贴合;所述滑轨的两端设置有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在折叠座内端向远离折叠座方向延伸的连接板和固定在电梯轿厢壁空腔内壁上的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与位于水平位置的连接板的上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杆,设置在折叠座侧壁上的容纳连接杆的凹槽和设置在凹槽内的滑动槽;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电梯轿厢壁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伸入滑动槽且可在滑动槽内滑动,当折叠座处于水平打开状态时,所述连接臂位于滑动槽的最左端;所述滑动槽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连接臂的滑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的顶端与所述空腔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轿厢壁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壁上的空腔,当折叠座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座正好位于该空腔内,与电梯轿厢壁形成整体,不占用电梯空间,且保证了乘坐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在电梯轿厢壁上的预开启装置,当有人使用该折叠座时,按压该预开启装置,就能很方便的打开该折叠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电梯轿厢壁,2-折叠座,3-杠杆,4-压块,5-滑轨,6-定位块,7-连接块,8-压板,9-连接杆,10-凹槽,11-滑动槽,12-连接臂,13-弹性件,14-保护层,10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轿厢折叠座结构,包括电梯轿厢壁1和折叠座2;所述电梯轿厢壁1上具有能容纳折叠座2的空腔101;所述折叠座2处于收缩状态时,该折叠座2正好位于此空腔101内,且折叠座2的外表面与电梯轿厢壁1的外表面齐平;所述折叠座2的内端与所述电梯轿厢壁1铰接;所述电梯轿厢壁1上具有使所述折叠座2向下打开至水平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电梯轿厢壁1上设置有预开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子孚朗电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子孚朗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4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