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智能电容器自适应过零投切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4947.3 | 申请日: | 201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安耐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H02J3/01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智能 电容器 自适应 零投切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容控制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智能电容器自适应过零投切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低压智能电容器自适应过零投切控制电路是由智能测控单元、大功率晶闸管投切开关、智能保护单元、组网单元、显示单元、低压自愈式电力电容器、高品质电抗器、放电及风冷单元组成的智能无功补偿系统。产品具有模块化、标准化、免维护等特性、具有快速零投切、分级补偿、过电流/过电压/过温度保护、故障自诊断、测量、通信、信号、联机等功能。但是目前这种电容器的故障率较高,而且所使用的场合比较单一,通常会有适配性较低的问题,而且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故障率极低,运行相对安全可靠,可灵活应用于无功快速变化的场合,适配性极高,有效降低线损,提高电网电能质量,使用寿命相对较高的低压智能电容器自适应过零投切控制电路。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智能电容器自适应过零投切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电压信号采集模块、电压电流采样模块以及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电压信号采集模块、电压电流采样模块以及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包 括芯片U8,芯片U8上的其中两个接头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连接,芯片U8的另外两个接头以及地线接头GND均与电源模块的负极VSS电连接,芯片U8上的正极接头VCC1与正极接头VCC2电连接,正极接头VCC2与负极VSS之间设有电容C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片U8上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连接的其中一个接头与单片机处理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设有电阻R38、电阻R39、二极管D7,电阻R38和电阻R39之间的连接线上设有电容C46,电阻R38、电阻R39、二极管D7的均与正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片U8上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连接的其中另一个接头与单片机处理模块之间的连接线上设有电阻R40、电阻R41、二极管D8,电阻R40和电阻R41之间的连接线上设有电容C42,电阻R40、电阻R41、二极管D8的均与正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片U8上的其他接头中的四个接头分别电连接有倒相放大器U6A、U6B、U6C、U6D。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相放大器U6A、U6B上分别电连接有投切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投切开关电路分别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相放大器U6A、U6B上分别电连接有与电源模块连接的三极管N4;三极管N4上电连接有电阻R7,电阻R7电连接有倒相放大器U6E,倒相放大器U6E电连接有单片机处理模块和电阻R8,电阻R8与正极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改进内部 的电路结构,有效的降低了故障率,性能相对优越,可灵活应用于无功快速变化的场合,如:电焊机、气锤、注塑机、冲床、行车灯无功快速变化的场合,对负荷进行瞬时无功补偿。提高了功率因数,达到国家和行业考核标准,并能够有效抑制电网谐波,保证了电网电能质量,同时适配性极高,有效降低线损,使用寿命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低压智能电容器自适应过零投切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通讯模块、电压信号采集模块、电压电流采样模块以及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单片机处理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电压信号采集模块、电压电流采样模块以及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电连接,电容器投切控制模块包括芯片U8,芯片U8上的其中两个接头与单片机处理模块电连接,芯片U8的另外两个接头以及地线接头GND均与电源模块的负极VSS电连接,芯片U8上的正极接头VCC1与正极接头VCC2电连接,正极接头VCC2与负极VSS之间设有电容C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安耐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安耐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4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能源互联网系统
- 下一篇:光储一体化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