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3401.6 | 申请日: | 201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1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吕洪明;徐建友;齐慧;孙振兴;周攀;赵峻岭;鲍晓菲;王明刚;赵勇呓;赵创业;石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6 | 分类号: | G01R31/06;G01R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电流 互感器 极性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的故障调试检修工具,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测试电流互感器极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电气设备,电流互感器承担着高、低压系统之间的隔离及高压量向低压量转换的职能,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起一、二次回路的电流隔离作用,其任何一侧的引出端子接线出错都有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错误动作,并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因此,正确判断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一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新安装互感器投运或更换互感器二次电缆时,检验电流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是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
目前互感器极性测试方法主要有直流法和交流法,常用的方法为直流法,即用一块干电池和一个指针式检流计来测试电流互感器的极性。这种方法通常需要现场人员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并且,如果某些型号互感器一次阻抗较大时,很难通过观察指针的摆动来判断极性,容易产生误差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易于携带并且成本低廉,大大提高了现场测试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便携型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插座、电源指示灯、空气开关、蓄电池、试验按钮、接线柱、红色极性指示灯、绿色极性指示灯;所述的交流电源插座通过空气开关连接蓄电池,所述的交流电源插座、空气开关之间连有电源指示灯,所述的蓄电池的正极通过试验按钮连接一次端接线柱Ⅰ,负极直接连接一次端接线柱Ⅱ;所述的红色极性指示灯、绿色极性指示灯并联,其正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Ⅰ,负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Ⅱ。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针表,所述的指针表与红色极性指示灯、绿色极性指示灯并联,其正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Ⅰ,负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Ⅱ。
本实用新型简单可靠,易于携带并且成本低廉,通过仪表指针指示和极性指示灯双重保证极性的正确性,大大提高了现场测试效率,降低了试验人工成本,增强检修人员排查故障的专业水平,解决了传统直流法容易产生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面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电路原理图。
其中:1-交流电源插座,2-电源指示灯,3-空气开关,4-试验按钮,5-一次端接线柱Ⅰ,5’-一次端接线柱Ⅱ,6-二次端接线柱Ⅰ,6’-二次端接线柱Ⅱ,7-指针表,8-红色极性指示灯,9-绿色极性指示灯,10-蓄电池,11-电流互感器,12-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在面板12上设置有交流电源插座1、电源指示灯2、空气开关3、试验按钮4、一次端接线柱Ⅰ5、一次端接线柱Ⅱ5’、二次端接线柱Ⅰ6、二次端接线柱Ⅱ6’、指针表7、红色极性指示灯8、绿色极性指示灯9,在内部设有蓄电池10。
所述的交流电源插座1接入交流电源,通过空气开关3对连接的蓄电池10进行充电。所述的交流电源插座1、空气开关3之间连有电源指示灯2。所述的蓄电池10的正极通过试验按钮4连接一次端接线柱Ⅰ5,负极直接连接一次端接线柱Ⅱ5’,所述的红色极性指示灯8、绿色极性指示灯9并联,其正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Ⅰ6,负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Ⅱ6’。
进一步地,还包括指针表7,所述的指针表7与红色极性指示灯8、绿色极性指示灯9并联,正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Ⅰ6,负极连接二次端接线柱Ⅱ6’。
如图2所示,把电流互感器11一次侧的引出端子P1接入面板12上的一次端接线柱Ⅰ5、一次侧的引出端子P2接入面板12上的一次端接线柱Ⅱ5’,把电流互感器11的二次侧的引出端子S1接入面板12上的二次端接线柱Ⅰ6、二次侧的引出端子S2接入面板12上的二次端接线柱Ⅱ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淮北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3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继电保护电源插件的健康状态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网柜在线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