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洗车机上方智能喷流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3122.X | 申请日: | 2017-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5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聿利 |
主分类号: | B05B12/12 | 分类号: | B05B12/12;B05B13/04;B05B12/16;B05B15/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洗车 上方 智能 喷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车自动化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非接触洗车机上方智能喷流杆组件。
背景技术
非接触洗车机的主要特点是利用高压水对车体表面的污渍进行冲洗。
影响洗车效果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非接触洗车机所使用的喷头都是扇形喷水,扇形角度越小,其清洗效果越好,使用小角度喷头时,扇面间间距很难调整,因此在排列喷头时,难免会产生喷头扇面间的间距的存在,会留有一条未清洗的污渍。
而且洗车机在高压水清洗时,由于车顶高度或弧度不同,导致喷流杆与车顶距离的变化都会造成喷头喷水扇面间间隙产生,使车表面出现一条清洗不到的遗留污渍。
喷头与车表面的距离的大小严重影响清洗车表面的清洁程度,当高压喷头与车体的距离超过35cm时,水的压力急距减少,超过35厘米车体表面底层的污渍根本无法清洗干净。
喷头与车顶表面的角度越垂直,清洗效果越好,当上方喷流杆行至车尾时,由于车顶和车尾之间大弧度的表面,无法进行垂直清洗,导致弧度位置清洗不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非接触洗车机上方智能喷流杆组件,利用光电传感器和单片机实现车辆顶部喷流杆时时保持与车顶35厘米范围内,实现定距离高压水清洗;利用直线气缸能够实现喷流杆沿喷水扇面方向移动,可以二次清洗扇面间遗留区域。利用旋转气缸调整喷流杆喷水的方向,能够最大化调整与车尾弧度面的垂直清洗。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非接触洗车机上方智能喷流杆组件,包括链条,连接喷流杆,链条带动喷流杆支架沿垂直轨道实现上升、下降和制动;以及制动电机旋转带动减速机,减速机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两端的左右链条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链条上升下降;以及喷流杆支架连接6对光电传感器模块,6对光电传感器模块分别安装于喷流杆支架的两端,并且6对光电传感器模块位于喷流杆喷水扇面的两侧,随着喷流杆支架一起进行垂直升降并提供时时信号;喷流杆支架一端用旋转气缸固定,另一端使用轴承固定;喷流杆一端使用直线气缸固定。
升降传感器模块包括前后安全防撞光电传感器、前后上升光电传感器、前后喷流杆停止下降光电传感器、左右传感器固定架、左右传感器架连接固件。
由于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光的衍射,以及运动时振动带来的光线的波动导致传感器的不稳定工作,因此中间传感器的左右发射端、接收端需要交换。
附图说明
图1用来标示本实用新型位于洗车机的应用位置。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喷流杆支撑架左端、左传感器支架和左端链条连接放大图。
图4传动轴和链条连接放大图。
其中,1A 1B分别为前后安全防撞光电传感器、2A2B分别为前后上升光电传感器、3A3B分别为前后喷流杆停止下降光电传感器、4A4B分别为上下限行程开关、5A5B车头车尾检测光电对射传感器、6A6B传动轴固定轴承座、7A7B左右链条齿轮、8传动轴、9减速机、10电机、11A11B左右链条、12喷流杆旋转气缸、 13喷流杆横向移动直线气缸、14A14B左右直线滑块、15A15B喷流杆横向直线导轨、16喷流杆支撑架、17旋转轴承座、18A18B左右传感器架连接固件、19A19B 左右链条固定座、20A20B左右传感器固定架、21A21B左右升降直线导轨、22A22B 左右升降直线滑块、23A23B左右链条拉紧轮、24喷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所示,非接触洗车机上方智能喷流杆组件包括动力模块、传动模块、喷流杆固定模块、传感器模块;由于喷流杆喷水时的反作用力很大,需要使用带有制动功能的电机10(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或带刹车的电机)。
“10电机”旋转带动“9减速机”,减速机带动“8传动轴”转动,传动轴由“传动轴固定轴承座6A6B”固定,带动两端“左右链条齿轮7A7B”运动,齿轮带动“11链条”上升下降,链条由“左右链条拉紧轮23A23B”拉紧,链条带动“链条固定座19A19B”做上下运动,喷流杆模块和传感器模块均固定在“链条固定座19A19B”上,跟随一起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聿利,未经费聿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3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