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变相磨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41490.0 | 申请日: | 201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 发明(设计)人: | 申屠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屠旭明 |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淏 |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套管 磨头 工作通道 磨头装置 一端连接 椎间孔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活动设置 磨头结构 使用寿命 体积小 外镜管 紧凑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变相磨头,包括套管和磨头装置,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设有工作通道,磨头装置安装于工作通道内,磨头装置包括连接杆和磨头,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活动设置于工作通道内,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磨头。该变相磨头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使用及安装方便、可靠、安全;体积小,外镜管外径小,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椎间孔镜变相磨头。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刺激、压迫神经根可引起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虽然治疗较为彻底,但存在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遗留长期慢性腰痛等问题。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椎间孔镜技术应运而生。凭借其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外的脊柱外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由于脊柱的椎管内缺乏像胸、腹腔或关节腔这样的自然空腔结构,同时椎管内神经血管密布,在脊柱区域实施内镜手术是困难的。在脊柱内镜发展的早期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将其安全准确的置入到椎管内的目标区域,因此早期的先驱者们改变了传统的胸腹腔镜和关节镜等镜、械分离的工作模式,将内镜的成像系统、光源、灌洗系统及操作系统整合在一根直径7mm的金属管腔内,使其成为一体,这样大大简化了其在置入时的难度,使其通过狭窄的椎间孔进行椎管内的操作成为可能,也正因为如此,现代椎间孔镜技术在近20年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基于这种集成式内镜的各种外科技术如Yess技术,Tessey技术,Tutten技术等等,其目的都是有效地将椎间孔内镜安全置入到椎管内,在可视的镜下视野下切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并都取得了的成功。
但是目前所采用的椎间孔镜,其器械通道为封闭式圆形通道,手术器械需要从器械通道伸入病灶,因此器械的尺寸必须小于器械通道的尺寸,从而使得在椎间孔镜下使用的器械尺寸非常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强度低,很容易损坏。另外,椎间孔镜的主体结构内的通道也是封闭式的圆形通道,在插入手术器械时,不容易将器械的前端对准小孔,使得手术器械插入不便。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不增加镜管直径,但能支持更大的器械的椎间孔镜具有非常大的临床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孔镜变相磨头,该变相磨头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使用及安装方便、可靠、安全;体积小,外镜管外径小,使用寿命长;通过增加设置磨头装置,磨头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带动下,在工作通道进行移动和旋转运动,方便调整位置和角度,使磨头的活动不受工作通道的限制,可从不同视角切入进行手术,为微创手术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方便手术人员更快地完成手术工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椎间孔镜变相磨头,包括套管和磨头装置,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连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设有工作通道,磨头装置安装于工作通道内,磨头装置包括连接杆和磨头,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活动设置于工作通道内,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磨头。
进一步,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连接处设有缺口。缺口可以为矩形状,缺口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连接处,方便拆装整个磨头装置。
进一步,第二连接杆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包括环形安装鞘和水平安装板,环形安装鞘连接水平安装板。
进一步,环形安装鞘上设有环形安装孔,环形安装孔与第二连接杆相匹配。
进一步,水平安装板的两端设有安装凸起,第一套管上设有圆形槽孔,安装凸起与圆形槽孔相匹配。通过设置安装凸起与圆形槽孔,使水平安装板和第一套管很好地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屠旭明,未经申屠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1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固定待离断组织的钳子
- 下一篇:可拆卸互换式手术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