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放线自动刹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41115.6 | 申请日: | 201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另大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49/18 | 分类号: | B65H49/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放线 自动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放线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缆放线自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讯光缆放线均采用人工放线,需要两个人合作,一个人负责拉线,另外一个人负责控制光缆线滚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放线过程中工人通常是通过目测安装距离来掐断光缆,这样就存在一定的失误,造成光缆不够用或者光缆放出过长,长出来的光缆很容易打结或者折断,造成光缆的浪费,提高了安装成本。
授权公告号为CN 204038747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远端刹车光缆放线装置,包含有底座、支架、光缆出线控制杆、远端刹车控制杆和滚轴刹车装置,所述支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架的横梁上设置有光缆滚轴,所述滚轴刹车装置活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远端刹车控制杆和光缆出线控制杆顶部均设置有用于穿过光缆的穿线孔,所述远端刹车控制杆与所述滚轴刹车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光缆出线控制杆与滚轴刹车装置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远端刹车控制杆与光缆出线控制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所述光缆放线装置虽然能够实现远端刹车控制,但是所需拉力较大,当施工人员距离较远时,需要更大的拉力才能使得光缆转动,且所述装置结构复杂,携带不方便。
因此,研究设计一种既能够实现光缆放线远程自动刹车,又使得操作简单、省力,携带方便的光缆放线自动刹车装置具有重要意义,也符合目前光缆铺设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放线自动刹车装置,不仅实现了光缆放线远程自动刹车,避免光缆浪费,又使得操作简单、省力,携带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放线自动刹车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架,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支撑托,以及设置在支撑托上的滚轴组件;
所述支撑托为凹弧,沿支撑托长度方向的中部设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的左侧端部靠近底面位置设有固定孔Ⅰ,所述支撑托圆弧的左侧端部设有固定孔Ⅱ,以所述支撑托沿圆弧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届,中间靠左一侧的支撑托上表面为摩擦面,中间靠右一侧的支撑托上表面为光滑面,其中,定义光缆出线方向为圆弧长度方向向右一侧;这样的设计使得当光缆滚轴处于支撑托中间靠右一侧时,可以无摩擦转动,当光缆滚轴处于支撑托中间靠左一侧时,由于滚轴与支撑托上表面的摩擦作用,使得光缆滚轴停止转动;
所述滚轴组件包括光缆滚轴、套设在光缆滚轴两端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内表面为光滑面,可使得光缆滚轴与定位环之间无摩擦转动,所述定位环外表面上关于定位环圆心对称设置两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两固定环上分别连接有弹性件的一端,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定位孔Ⅰ和定位孔Ⅱ;
所述底座为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架为竖直设置在长方形短边上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另一边与支撑托固定连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支撑托的圆弧底部为平台区为光缆滚轴沿支撑托圆弧长度方向滑移提供方便。
优选地,所述中空结构的宽度大于定位环的宽度,可使得定位环完全置于中空结构中,为滚轴的转动与停止转动提供了条件。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者橡皮筋。
优选地,所述定位环与定位孔Ⅰ相连接的弹性件和另一定位环与定位孔Ⅱ相连接的弹性件,互为平行,避免由于弹性件的交叉导致的光缆滚轴无法顺利在支撑托的光滑面和摩擦面之间的移动。
优选地,所述滚轴组件位于支撑托左侧摩擦面上时,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保证在撤去对光缆的拉力后,光缆滚轴从支撑托的光滑面能够顺利回到摩擦面区域,为光缆滚轴提供回位拉力。
优选地,所述支撑托个数为两个,分别置于光缆滚轴的两端位置,保证装置的平衡性。
优选地,所述底座每个短边上分别设置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分别与支撑托沿圆弧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连接,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与底座之间还设有加强筋,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电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1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量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反接防漏电流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