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板成形术植板及椎板成形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40929.8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毅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黄彩荣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术植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椎板成形术植板及椎板成形术装置,椎板成形术植板包括植板本体,所述植板本体由镍钛合金制成,所述植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弯曲段和第二固定端;所述弯曲段呈至少两个U型结构设置。本方案中,植板本体由镍钛合金制成,植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弯曲段和第二固定端,弯曲段呈至少两个U型结构设置,使U型结构冷却到收缩状态,在进行推板单开门手术时,医生先进行截骨,当铰链和开槽完成后,嵌入椎板成形术植板,镍钛合金在温度40‑50度时形状发生变化,能够使U型结构的弯曲段发生膨胀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其还原达到推开椎极的作用,操作安全,方便,医生能够独立完成,减少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椎板成形术植板及椎板成形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椎板单开门式椎管成形术值板过程复杂,先进行截骨,再由一名医生将单门拉开到需要扩张程度,再由另一名医生进行固定,手术周期过长必须两名医生同时工作才可以完成本次手术,操作复杂,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板成形术植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过程复杂,靠两名医生操作导致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椎板成形术植板的椎板成形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术过程复杂,靠两名医生操作导致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的椎板成形术植板,包括植板本体,所述植板本体由镍钛合金制成,所述植板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端、弯曲段和第二固定端;
所述弯曲段呈至少两个U型结构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弯曲段的宽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的宽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弯曲段的宽度分别大于第一固定端的宽度和第二固定端的宽度,使其在弯曲段由冷却收缩状态受温度发生变化,恢复初始状态时,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不会影响弯曲段的变形,使其手术时更加方便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弯曲段的板面的厚度为0.5mm至2.5mm。
在该技术方案中,弯曲段的板面的厚度大于等于0.5mm小于等于2.5mm时,一方面,避免了弯曲段的板面厚度过薄影响弯曲段的结构强度,不能推开椎极,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使弯曲段的板面不易过后,避免在受温度影响时影响膨胀和恢复初始状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分别与所述弯曲段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分别与弯曲段通过圆弧过渡连接,使其连接平滑,易变形恢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弯曲段的U型结构的圆弧段的厚度小于直板段的厚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弯曲段的U型结构的圆弧段的厚度小于直板段的厚度,使在对弯曲段进行折叠成U型结构时更加简单。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固定端分别用螺丝固定,且所述第一固定端设置有一个螺丝,所述第二固定端设置有两个螺丝。
在该技术方案中,螺丝固定安全简单,操作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和弯曲段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毅,未经蒋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9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动齿钻孔工装
- 下一篇:一种钢筋拉直切断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