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冷装置和热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40371.3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 发明(设计)人: | 廖四清;冯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1/04 | 分类号: | F25B1/04;F25B13/00;F25B41/06;F25B4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528303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和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等制冷装置,尤其是变频空调器,在计算能效时许多国家都采用APF能效计算方式,这种计算方式把制冷和制热的情况都进行了考虑,51机(含)以下机种采用测试5个工况来计算APF能效,5个工况分别为额定制冷、中间制冷、额定制热、中间制热、低温制热;更大冷量的空调器采用测试7个工况来计算APF能效,分别为额定制冷、中间制冷、最小制冷、额定制热、中间制热、最小制热、低温制热。
其中额定制冷和中间制冷的环境运行工况一样,均为室内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为 27℃/19℃,室外干球温度/湿球温度为35℃/24℃。从目前压缩机设计看,其电机优化点在60Hz左右,该优化点是根据空调系统的匹配优化得出,目前空调器在额定制冷工况的频率为40Hz~65Hz。
空调器实际运行时,其室外环境温度一般小于35℃,负荷并不高,此时空调器需要运行在低频。但空调系统如果长期运行低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噪音振动问题,一个是压缩机回油问题,空调系统可靠性下降。目前空调器实际最低可运行频率在10Hz左右,且中间重复需要运行几分钟高频,以便让压缩机回油。此时房间热负荷仍可能会低于空调器提供的冷量,房间温度不断下降,造成空调器停机、房间温度波动等。
一些空调厂家推出了“一晚一度电”、“一度到天明”这类节能的产品,其实现功能是,夜间室外温度比较低,此时负荷较小,压缩机以低频运转,功耗较小。
目前也有一些空调器或压缩机,其频率可运行较宽范围,如10Hz~150Hz,该频率运行范围是有条件的,如120Hz~150Hz,只能在超低温制热等工况运行,这与空调的设计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压缩机可以运行的更高频率,只在低温、超低温制热工况运行,用来提高低温制热量、超低温制热量,而制冷工况,特别是计算APF的5(或7)个工况,其运行频率落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的可靠性可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装置,该热泵装置在可靠性也能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包括: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节流元件,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通,所述节流元件串联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转速可控的变频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在APF测试工况下的额定制冷条件的运行频率nC满足:75Hz ≤nC≤137Hz。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装置在保证APF能效不降低的前提下,低负荷环境下压缩机的消耗功率可得到降低,有效解决了普通压缩机在低频运转时噪音振动问题,以及压缩机回油等可靠性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包括:闪蒸器,所述闪蒸器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相连,所述节流元件包括第一子节流元件和第二子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子节流元件串联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闪蒸器之间,所述第二子节流元件串联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闪蒸器之间。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制冷装置还包括:多个闪蒸器,所述多个闪蒸器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所述节流元件包括多个子节流元件,每相邻两个所述闪蒸器之间串联连接有一个所述子节流元件,每个所述闪蒸器的第三接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相连。
具体地,所述压缩机为单级压缩机或者双级压缩机或者补气增焓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为容量可变的压缩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403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冷循环装置
- 下一篇:扁管翅片式微通道换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