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沉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8733.5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1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刘静;宋宜容;党政;方先金;高琳琳;樊弘超;姬超;张宝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1000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沉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沉池。
背景技术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二沉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在水处理设备领域广泛使用。近年来,为了提高处理效率,控制出水悬浮物的浓度,旋流混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等设备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广泛采用。
然而,现有的沉淀设备处理效果不佳、沉淀分离效率低,不能满足现有污泥处理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用于解决现有的沉淀设备水处理不好、沉淀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中安装有刮泥机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有集水槽,所述池体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连接进水管的导流筒,所述导流筒的侧壁设有过水孔;所述池体内靠近所述集水槽的位置处设有出水挡泥板,所述出水挡泥板的顶面高于所述池体的顶面,所述出水挡泥板的底面低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
其中,所述导流筒的底端连接排泥管。
其中,所述导流筒的下部的侧壁上设置均匀布置的多个所述过水孔。
其中,所述导流筒内设有搅拌器,所述导流筒内的两侧设有导流板。
其中,所述刮泥机构包括工作桥、刮泥架和刮泥板,所述工作桥位于所述池体的上方,所述刮泥板设于所述池体内的底部,所述刮泥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工作桥,所述刮泥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刮泥板。
其中,所述刮泥机构连接驱动所述刮泥机构转动的驱动机构。
其中,所述池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处设有集泥槽。
其中,所述集水槽连接出水管。
其中,所述出水挡泥板固定在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沉池,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二沉池,通过出水挡泥板,能够有效截留进入集水槽中的污水中的浮渣,显著改善污水沉降分离的处理效果;而且,该二沉池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承载较大负荷,不仅适用于污水处理,也适用于自来水处理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二沉池的结构图;
图中,1:池体;2:刮泥机构;21:工作桥;22:刮泥架;23:刮泥板;3:集水槽;4:进水管;5:导流筒;6:出水挡泥板;7:排泥管;8:集泥槽;9: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沉池,用于解决现有的沉淀设备水处理不好、沉淀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8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人属性识别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监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