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清理污垢的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7797.3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瑞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清理 污垢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清理污垢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或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主要应用在发动机、发电机后面,用于降低发动机、发电机发出的噪音。
授权公告号为CN101372909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用消声器,包括壳体、进气管和出气管,壳体内用隔板形成不连通的两个腔室,进气管从壳体一端插入,并穿过隔板与另一腔室连通;出气管一端与进气管一端位于同一腔室中并穿过壳体,位于同一腔室中的进气管和出气管一端周向布有通孔,发动机排出的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并通过通孔从出气管排出,气体经过分流作用降低发动机的噪音。
上述的消声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会产生积垢,堵塞通孔从而形象消声器的降噪功能;而现有的消声器壳体与其内部零件焊接而成,不便于人们对其内部的积垢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污垢的消声器,通过将壳体与其内部零部件可拆卸连接实现便于清理其内部积垢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清理污垢的消声器,包括筒状的壳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消声组件,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消声组件、所述壳体的端盖均固定连接,且所述消声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端盖和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锁定端盖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的端盖通过出气管与消声组件固定连接,当消声器内的积垢过多而影响消声器的消音效果时,将锁定组件解锁,人们可将端盖带着消声组件从壳体中取出,从而对消声组件和壳体进行清理,该操作方便,当消声组件和壳体分离时,人们能够更加干净的清理积垢。
进一步的,所述消声组件包括两个隔板、贯穿两个所述隔板的第一管道、一端设置于两个所述隔板中间且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被所述隔板分隔的三部分和所述第二管道位于两个所述隔板中间位置部分均沿其周向设置有通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设置有两个,发动机输出的气体从进气管进入后,经过第一管道两端通孔进入两个隔板之间,再通过第二管道从出气管排出,发动机输出的气体经过两个进气管的分流、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的通孔的分流作用后,可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壁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滑移连接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便于将消声组件安装进壳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壳体内部的边缘处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内壁密封性的密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组件的设置能够提高隔板和内壁之间的密封性,避免通入壳体内的气体在隔板连接处漏气,影响消音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壳体内部边缘处的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发动机输出的气体温度较高,气囊受热后其内部气体膨胀,可紧密的与壳体内部的抵接,提高隔板的密封性;并且,在该消声器不使用时,气囊收缩,不影响将隔板从壳体内取出。
进一步的,与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的端盖插接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沿着所述壳体轴向开设于所述端盖上的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紧固螺栓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后,可防止端盖沿着壳体轴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沿着所述壳体周向开设于所述壳体端部的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二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紧固螺栓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后,可防止端盖沿着壳体周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的两端封闭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气管输入的气体只能够从设置在第一管道上的通孔输出,提高气体的分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道远离出气管一端封闭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管道输出的气体只能够从设置在第二管道上的通孔输出,进一步提高气体的分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瑞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瑞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77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声器
- 下一篇:减震式汽车消音排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