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7783.1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1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泉;于逸翔;徐曼;郭文敏;秦书宏;刘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朗顺电工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4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超高压 电抗 器用 换位 导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位导线,具体涉及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普通电抗器采用普通铝线单根绕制,线间承受10 伏以下电压值,不能满足超高压输变电的要求。普通铝线多根绕制时,由于股间产生绕制的不等长影响线间的电阻不平,从而导致涡流损耗过大,这样不仅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发热温升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包括并排分布的导线、相邻导线之间孔隙中填充的自粘丝、包裹在并排分布的导线外侧的第一聚酰亚胺层、第一聚酰亚胺层外侧分布的第一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外侧分布的第二聚酰亚胺层;所述的导线包括金属线、金属线外侧分布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第一聚酰亚胺薄膜外侧分布的第二无纺布层、第二无纺布层外侧分布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第二聚酰亚胺薄膜外侧分布的第三无纺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金属线的材质为铝。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聚酰亚胺层的厚度为0.1-0.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聚酰亚胺层的厚度为0.3-0.4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0.05-0.1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为0.05-0.1毫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结构简单,用单根导体,在单根导线外包覆两层0.05-0.1mm聚酰亚胺薄膜,耐压能力高,相邻导线之间填充自粘丝,散热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线的剖视图。
图中,1-导线、2-第一聚酰亚胺层、3-第一无纺布层、4-第二聚酰亚胺层、5-自粘丝、6-金属线、7-第一聚酰亚胺薄膜、8-第二无纺布层、9-第二聚酰亚胺薄膜、10-第三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填充自粘丝的超高压电抗器用铝换位导线,包括并排分布的导线1、相邻导线2之间孔隙中填充的自粘丝5、包裹在并排分布的导线1外侧的第一聚酰亚胺层2、第一聚酰亚胺层 2外侧分布的第一无纺布层3、第一无纺布层3外侧分布的第二聚酰亚胺层4;所述的导线1包括金属线6、金属线6外侧分布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7、第一聚酰亚胺薄膜7外侧分布的第二无纺布层8、第二无纺布层8外侧分布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9、第二聚酰亚胺薄膜9 外侧分布的第三无纺布层10;所述的金属线6的材质为铝;所述的第一聚酰亚胺层2的厚度为0.1-0.2毫米;所述的第二聚酰亚胺层4 的厚度为0.3-0.4毫米;所述的第一聚酰亚胺薄膜7的厚度为 0.05-0.1毫米;所述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9的厚度为0.05-0.1毫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朗顺电工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朗顺电工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7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遥控光电复合缆
- 下一篇:一种抗拉阻燃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