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37380.7 | 申请日: | 2017-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 发明(设计)人: | 孙锋青;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G02B23/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传感器组件 内窥镜镜头 镜筒 本实用新型 镜头 微型内窥镜 从上到下 导线载体 镜筒结构 通孔结构 通孔状 封装 紧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所述内窥镜镜头模组由镜头、传感器组件和镜筒构成,所述镜筒为通孔结构,所述镜头和传感器组件从上到下依次被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在传感器组件中添加一导线载体的结构,可将镜头和传感器组件固定在同一通孔状镜筒结构中,从而实现了微型内窥镜模组的紧凑封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窥镜镜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医疗光学成像早已成为当前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市场巨大且前景广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卫生的体制改革进一步要求光学成像行业推陈出新,满足新时代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内窥镜作为消耗品,全球市场巨大,在中国市场也已经普及。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为了既方便医生操作,又减轻病人的不适感,并进一步减小创口,内窥镜镜头的体积也往越来越小的方向发展。现有技术的镜头模组通常包括镜头组件、红外滤光片及影像传感器封装。影像传感器的封装通常有CSP和COB形式,但是这些封装模式会使得摄像头模组结构不紧凑,而且对于微型化的内窥镜镜头而言,操作上具有一定难度,这样不利于镜头模组的量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结构,实现影像传感器与微型内窥镜镜头的紧凑封装,解决了微型镜头由于体积限制,造成传感器封装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包括镜头、传感器组件和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为通孔结构,所述镜头和传感器组件从上到下依次被固定在所述镜筒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影像传感器、导线载体以及导线。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载体的基底为绝缘材料,所述基底由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组成,第一面表面覆盖有4个金属触点,第二面表面也覆盖有4个金属触点,且金属触点与金属触点的位置一一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载体上的每个金属触点内部有一小孔,该小孔贯穿了基底和金属触点,形成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按照导线载体第二面向导线载体第一面的方向,从小孔穿入,直到导线的头部穿出小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焊接于导线载体小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载体的第一面与影像传感器的含引脚的面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包含至少一片镜片、至少一个隔圈,按次序组装于镜筒内,用胶水固定。
进一步地,镜头组装完毕后,所述传感器组件放入镜筒内,调整与镜头后端的距离后,用胶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窥镜镜头模组,将镜头和传感器组件固定在同一通孔状镜筒结构中,并在传感器组件中添加了一个导线载体的结构,使得微型影像传感器的导线焊接难度降低,并降低了影像传感器封装难度,实现了微型内窥镜镜头模组的紧凑封装,减小了镜头模组的体积,提高了产品封装良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现在将通过实例并参照所附示意图更详细地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镜头模组的结构组成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镜头模组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镜头模组的导线载体的第一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镜头模组的导线载体的第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窥镜镜头模组的导线载体与影像传感器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颉轩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7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胶囊内窥镜
- 下一篇:一种口腔治疗台灯光手腕调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