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注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6428.2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7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杰;杨辉;杨顺东;张纯之;吴晨光;倪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557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注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特别涉及一种盾构机注泥管用防水注入管。
背景技术
盾构机在掘进作业时,在壳体周围会形成土体堆积,形成泥饼,会极大的降低掘进效率,因此需要在壳体上设置注浆管道,将泡沫、泥浆等物质注至壳体周围,及时消除土体堆积,而为了防止水、泥回流,必须在注泥管道上设置防水注入管,防水注入管通常包括管体、开关阀以及止逆阀组件,现有的止逆阀组件多采用弹簧作为复位部件,如公开号为CN102635363B和CN202767940U的专利申请,上述两项申请存在弹簧的复位力调节不方便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复位力大小调节较为方便的防水注入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注入管,其包括管体、安装于所述管体上的阀门以及止逆阀组件,所述止逆阀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管体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上端盖和围设于所述端盖周圈的侧壁上,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侧壁围合形成开口朝下的安装槽,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贯通底座的通孔,所述止逆阀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止逆阀片,所述止逆阀片上开设有多条细缝,所述细缝以止逆阀片的中心为发散中心呈发散状分布。
优化的,所述止逆阀组件还包括压紧在所述止逆阀片上的挡圈、穿设于所述挡圈和止逆阀片上且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的螺钉,所述止逆阀片位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挡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上用于穿设所述螺钉的连接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挡圈上,且每个所述连接孔的圆心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细缝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中有一个位于所述止逆阀片中心,其余分为两组,一组以所述止逆阀片中心为发散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于位于所述止逆阀片中心的通孔周围,另一组分为多对,每两个所述通孔形成一对且相邻两个所述螺钉之间具有一对所述通孔。
优化的,呈环形的所述侧壁的下端部上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均匀分布于所述侧壁的下端面上。
优化的,所述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管体内侧面相配合的螺纹。
优化的,所述管体包括注泥管和过渡管,所述阀门连接于所述注泥管和过渡管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注泥管和所述过渡管分别与所述阀门螺纹连接。
优化的,所述阀门为球阀。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中设有细缝且具有弹性的止逆阀片能在阀门关闭后,迅速复位,将注泥管口封闭,不仅反应迅速而且对于止逆阀片的开启力的调校也较容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剖视图A-A;
附图4为止逆阀组件的立体视图;
附图5为止逆阀组件的俯视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剖视图B-B;
附图7为止逆阀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防水注入管包括管体、安装于所述管体上的阀门以及止逆阀组件。如图1、2、3所示,所述管体包括注泥管3和过渡管1,所述阀门2连接于所述注泥管3和过渡管1之间。所述注泥管3和所述过渡管1分别与所述阀门2螺纹连接。所述阀门2为球阀。
如图4、5、6、7所示,所述止逆阀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管体内的底座4,所述底座4包括上端盖和围设于所述端盖周圈的侧壁上,所述上端盖和所述侧壁围合形成开口朝下的安装槽,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贯通底座4的通孔10,所述止逆阀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由乙丙橡胶板制成的止逆阀片5、压紧在所述止逆阀片5上的挡圈6以及穿设于所述挡圈6和止逆阀片5上且与所述底座4螺纹连接的螺钉7,所述止逆阀片5上开设有多条细缝9,所述细缝9以止逆阀片5的中心为发散中心呈发散状分布,细缝9宽度为(0,4]mm,所述细缝9的首端为止逆阀片5的中心,另一端为尾端,尾段具有开设在止逆阀片5上用于防止应力集中的小孔。所述止逆阀片5位于所述上端盖和所述挡圈6之间。所述挡圈6上用于穿设所述螺钉7的连接孔均匀分布于所述挡圈6上,且每个所述连接孔的圆心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细缝9形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上。所述通孔10中有一个位于所述止逆阀片5中心,其余分为两组,一组以所述止逆阀片5中心为发散中心,呈发散状均匀分布于位于所述止逆阀片5中心的通孔10周围,另一组分为多对,每两个所述通孔10形成一对且相邻两个所述螺钉7之间具有一对所述通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6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