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5956.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贡;张凯;刘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代代良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贺芹芹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打麿头 辅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机构,尤其是一种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的铸件,塑料件,钢制品等材质工件打磨加工作业大多采用手工,或者使用手持气动,电动工具进打磨,研磨,锉等方式进行加工,容易导致产品不良率上升,效率低下,加工后的产品表面粗糙不均匀等问题。也有一部分厂家开始使用机器人安装电动或气动工具进行自动化打磨。与手持打磨比较,机器人去毛刺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良率,但是由于机械臂刚性,定位误差等其他因素,采用机器人夹持电动,气动产品去毛刺针对不规则毛刺处理时容易出现断刀或者对工件造成损坏等情况发生。因此,也有厂商针对刚性的打磨工具进行改造,将之改为柔性工具。柔性打磨工具往往价格昂贵,且应用范围狭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该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具有能连接各种类型的刚性打磨工具,以实现柔性打磨不规则曲面物体,大大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工具的使用范围;针对不同品牌、规格机器人末端可以使用模块化的连接法兰进行连接;针对不同的打磨工具可以使用模块化的下部连接块与圆弧卡扣连接,满足快换与兼容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连接法兰、上固定块、下固定块、滑动柱销、弹簧、下部连接块和圆弧卡扣,所述的上固定块的一端下部与连接法兰相固定,所述的下固定块设置在上固定块的下部,且两者之间通过滑动柱销相连,所述的滑动柱销的外侧设置有弹簧,所述的下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圆弧卡扣,所述的下固定块与圆弧卡扣之间通过下部连接块相连,所述的下部连接块设置在下固定块和圆弧卡扣的端部,且与连接法兰相对设置。
所述的滑动柱销包括三个,沿下固定块均匀设置,每个滑动柱销上分别设置有弹簧,每个滑动柱销分别包括芯体和轴套,所述的芯体的上部位于轴套的内腔内,所述的上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滑动柱销的轴套相配合的轴套阶梯孔,所述的上固定块与轴套通过螺栓连接,下固定块上设置有与滑动柱销的芯体相配合的芯体阶梯孔,所述的芯体的下部伸入至芯体阶梯孔内,且芯体与下固定块之间通过螺丝相固定,芯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内螺纹,螺丝穿过下固定块的芯体阶梯孔与芯体内腔螺纹连接。
所述的圆弧卡扣包括外卡扣本体、内卡扣本体和紧固螺母,所述的内卡扣本体与下部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外卡扣本体设置在内卡扣本体的外侧,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螺母相固定,所述的外卡扣本体和内卡扣本体相连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弧形卡槽。
所述的上固定块与连接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下固定块与下部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的圆弧卡扣与下部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能连接各种类型的刚性打磨工具,以实现柔性打磨不规则曲面物体,大大降低了成本,扩大了工具的使用范围;针对不同品牌、规格机器人末端可以使用模块化的连接法兰进行连接;针对不同的打磨工具可以使用模块化的下部连接块与圆弧卡扣连接,满足快换与兼容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的立体图一;
附图2是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的立体图二;
附图3是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的主视剖视图;
附图4是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的后视图;
附图5是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的右视图;
附图6是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法兰,2、上固定块,21、轴套阶梯孔,3、下固定块,31、芯体阶梯孔,4、滑动柱销,41、芯体,42、轴套,5、弹簧,6、下部连接块,7、圆弧卡扣,71、外卡扣本体,72、内卡扣本体,73、紧固螺母,74、弧形卡槽,8、螺栓,9、螺丝,10、打磨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打麿头辅助机构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代代良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代代良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5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光配向方法
- 下一篇:固定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