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降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4555.9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翠翠;王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降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坑降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降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基坑开挖工作始终在干地进行,常常要多次降低排水沟和给水井的高程,变换水泵的位置,保证开挖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开挖细砂土、沙壤土一类地基时,随着基坑地面的下降,坑底与地下水位的高差越来越大,在地下水渗透压力下,易产生边坡滑、坑底隆起等事故。采用喷射井点降水法,就可以避免上述缺点。
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缝隙抽出排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降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坑降水装置,包括基坑和基坑周围的若干管井,所述管井环形排列,管井均为喷射井点,所述喷射井点包括喷射井管和其下端的滤管,喷射井管通过管线分别与进水总管和排水总管连接,所述进水总管通过高压水泵与集水池连接,排水总管直接与集水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井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喷射器与滤管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器包括喷射器本体和喷嘴,喷射器本体由扩散室和混合室组成,喷射器本体内部相通,喷射器下部设有喷嘴。
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室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扩散室下部与混合室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室为圆筒状,下部与喷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环形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喷射器与滤管间还设有扬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滤管内设有芯管。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还连接有低压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外管上端套接有管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异的技术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疏干基土中的水分,促使土体固结,提高地基强度,同时可以减少土坡土体侧向位移和沉降,稳定边坡,消除流砂,减少基底土的隆起,使位于天然地下水以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能够避免地下水的影响,提供比较干的施工条件,还可以减少土方量、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安全。
第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小的含水层和降水深度较大(8~20m)的降水工程,降水深度大,能有效地拦截地下水流入基坑内,尽可能地减少残留滞水层厚度,对保持边坡和桩间土的稳定有利。
第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施工方法简单、经济投入较低、排水效果良好及对施工平面布置干扰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喷射井管示意图一;
图4为喷射井管示意图二;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基坑,2.管井,3.喷射井管,4.滤管,5.进水总管,6.排水总管,7.高压水泵,8.集水池,9.外管,10.内管,11.喷射器,12.喷嘴,13.扩散室,14.混合室,15.扬水器,16.芯管,17.低压水泵,18.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基坑降水装置,包括基坑1和基坑1周围的若干管井2,所述管井2环形排列,管井2均为喷射井点,所述喷射井点包括喷射井管3和其下端的滤管4,喷射井管3通过管线分别与进水总管5和排水总管6连接,所述进水总管5通过高压水泵7与集水池8连接,排水总管6直接与集水池8连接,集水池8还连接有低压水泵17。
如图3所示及图4所示,所述喷射井管3包括外管9和内管10,外管9上端套接有管箍18。
外管9和内管10之间设有环形空腔。内管10下端装有喷射器11,喷射器11与滤管4相接,滤管4内设有芯管16。
喷射器11包括喷射器本体和喷嘴12,喷射器本体由扩散室13和混合室14组成,喷射器本体内部相通,喷射器下部设有喷嘴12。所述扩散室13为上大下小的圆锥状,扩散室13下部与混合室14相通。混合室14为圆筒状,下部与喷嘴12相连。
实施例2
所述喷射器11与滤管4间还设有扬水器15。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建集团股份公司;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建集团股份公司;青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4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它助射吸式真空降水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盾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