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排气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3743.X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8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宇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14;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向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36 | 代理人: | 段斌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消费者对汽车的动力性、舒适性、经济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同样也面临着此类问题,汽车排气歧管作为汽车发动机的一个辅助部件,主要用于与汽车发动机的各个气缸连接,并将各个气缸所产生的废气排出,目前市场上的排气歧管多为一体式结构,如果出现损坏,必须更换整个结构,维修成本高,而且现有歧管在排气时可能会由于过多的堆积废渣,可能会出现排气不畅的问题,同时,在排气歧管尾部仅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有害气体的转化效率不完全。因此,发明一种汽车排气歧管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支管、第二排气支管、第三排气支管和第四排气支管,第一法兰一侧设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一侧分别与第一排气支管、第二排气支管、第三排气支管和第四排气支管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排气支管与第二排气支管另一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三排气支管与第四排气支管另一端焊接连接,且焊接处均设有隔板,所述第一排气支管与第二排气支管和第三排气支管与第四排气支管的焊接端均设有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底部设有第一催化转化器,且与第一催化转化器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催化转化器底部设有排气总管,所述排气总管一侧设有第二催化转化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三法兰为带颈法兰。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第三法兰分别设有螺钉孔,且通过螺钉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催化转化器和第二催化转化器设置为可自由打开的盒体,且内置汽车尾气净化剂。
优选的,所述汽车排气歧管由双层不锈钢材料制成,且间隙层填充隔热材料石棉纤维毡。
优选的,所述四根排气支管外侧壁均设有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将排气歧管采用四出二出一的排气方式,即首先将四条独立排气歧管交汇成两条排气歧管,然后再汇集成一条排气总管,采用这种排气方式可抑制排气干涉,提升气缸排出废气的效率,增强发动机低转扭矩输出,同时,如果出现损坏,只需更换其中的部分部件,大大节约了维修成本,催化转化器的自由打开结构,便于定期清理内部的残渣,支管外壁设置的消音器,可有效降低工作时传出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催化转化器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法兰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法兰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法兰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排气支管、2第二排气支管、3第三排气支管、4第四排气支管、5第一法兰、6第二法兰、7第三法兰、8第一催化转化器、9第二催化转化器、10排气总管、11螺钉孔、12消声器、1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7所示的一种汽车排气歧管,包括第一排气支管1、第二排气支管2、第三排气支管3和第四排气支管4,第一法兰5一侧设有第二法兰6,所述第二法兰6一侧分别与第一排气支管1、第二排气支管2、第三排气支管3和第四排气支管4的一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与第二排气支管2另一端焊接连接,所述第三排气支管3与第四排气支管4另一端焊接连接,且焊接处均设有隔板13,可有效抑制各排气支管的排气干涉,提升气缸排出废气的效率,所述第一排气支管1与第二排气支管2和第三排气支管3与第四排气支管4的焊接端均设有第三法兰7,所述第三法兰7底部设有第一催化转化器8,且与第一催化转化器8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催化转化器8底部设有排气总管10,所述排气总管10一侧设有第二催化转化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宇,未经孙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3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