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笔式免疫荧光层析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3438.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宜明;刘语平;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宜明;刘语平;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310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免疫 荧光 层析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免疫荧光层析检测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笔式免疫荧光层析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场快速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 POCT)是体外诊断(IVD)的一个新兴细分行业,指在病人身旁进行的临床检测,通常不一定是临床检验师来进行。是在采样现场即刻进行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师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种新方法。POCT以“患者为中心”,是实现对病人个性化服务的最佳载体。其凭借简单、快捷和低成本等优势,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是IVD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和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主流的POCT技术包括有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免疫试纸条等。
基于荧光标记微球开发的免疫荧光层析试纸快检技术是POCT产品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检测项目主要集中在快速血凝检测、心脏标志物快速诊断、肝肾功能检测、肿瘤的早期诊断项目的检测等。除了在临床诊断应用之外,免疫荧光层析试纸快检技术还可应用于食品安全分析、环境样本分析等领域,展示出其宽广的应用前景。目前主流实验室免疫荧光层析检测的主要方式是以封装好的试纸条为测试基础,在免疫荧光层析检测仪上完成分析,通常需要同时配备计算机,与检测仪连接完成标本的定量分析。这是免疫荧光层析检测手段与免疫金标试纸条很大的不同,基于胶体金的免疫试纸条能够肉眼做定性判读,一般无需仪器辅助分析。而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结果判读需要仪器辅助的荧光激发光源,但其检测灵敏度远高于胶体金试纸条。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POCT会向着更加自动化、小型化、简便化、多样化方向发展。POCT检测对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亚健康监测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将荧光免疫检测设备进行合理的小型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方便便携小型化免疫荧光层析检测装置将在家庭保健、自我检测、食品安全现场分析等领域发挥重要的应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笔式免疫荧光层析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笔式免疫荧光层析检测装置,包括笔帽和与笔帽活动连接的笔杆;所述笔帽内壁设有用于固定试纸条的卡槽,卡槽对应于试纸条检测线处设有通孔;笔杆由笔杆本体和在其内部的电路板组成,电路板上设有荧光激发光源、传感检测探头、显示屏、按键、存储器、电源和数据输出设备,电源给荧光激发光源、传感检测探头、显示屏、存储器供电,按键控制荧光激发光源的开关,荧光激发光源发射激发光通过通孔照射试纸条检测线,样品中的物质受激产生荧光,荧光通过通孔后,由传感检测探头接收,将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经过放大、滤波以及模数转换后得到与荧光光强值对应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存储于存储器中,控制电路将存储器中数字信号导出至显示屏和数据输出设备,笔杆本体尾部还设有用于推进电路板上荧光激发光源和传感检测探头的推进装置。
优选地,所述笔帽和笔杆为四面体结构或六面体结构,卡槽对向设置,四面体结构设置2个卡槽,六面体结构设置3个卡槽,可容纳2-3个试纸条。笔帽和笔杆通过卡扣可插拔,或是通过旋钮可转动,即可实现一个装置可检测2-3个试纸条。
优选地,所述卡槽为凹型,便于模具加工,且凹形开槽上可以设置标记,以便与试纸条背板上标记对准,表示试纸条插入位置正确。
优选地,所述荧光激发光源和传感检测探头位于笔杆的头部侧面,距离笔尖0.5~3 cm。
优选地,所述推进装置与笔杆本体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推进装置通过滑动或者旋转方式调节笔尖检测探头伸缩0.5-1 cm,所设置档位只有2档,以保证传感检测探头可以分别对准T和C线,实现检测试纸条的T线和C线。
优选地,所述数据输出设备为USB端口、蓝牙接口和/或红外接口。
优选地,所述笔帽和笔杆本体的材质为ABS、铝合金或塑料。
优选地,所述笔帽的长度为5~10 cm,笔杆的长度为5~15 cm。
优选地,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纽扣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各组件的制作既可以以模具为模板批量化热加工制作出来,也可以以3D打印方式制作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宜明;刘语平;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未经张宜明;刘语平;必欧瀚生物技术(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3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突水突泥开挖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电倍增管的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