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钨粉还原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2803.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2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学文;匡勇;庄芳;黎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光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2 | 分类号: | B22F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钨粉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钨粉还原炉。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粉末冶金工业中,需要大批量的钨粉。目前,钨粉是在管式还原炉内,在高温下用氢气还原制取的。现有的钨粉还原过程中,除了生成金属粉末外,还生成大量水蒸气,大量剩余氢气中带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舟皿进口处凝结成水,滴入舟皿内,使金属氧化物中滴进了水,含水的氧化物在还原炉内参加高温反应,金属粉末粒度变粗,致使生产的金属粉末粒度不均匀;另外,当还原结束打开舟皿出口出料时,空气中的氧气会通过舟皿出口进入冷却水套段,而氢气又会以较高的压力流向舟皿出口一侧,空气中的氧气一旦与氢气接触进行反应,会产生爆鸣甚至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钨粉还原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钨粉还原炉,包括炉体及炉管,所述炉体内侧设置有轻质保温砖,所述轻质保温砖内侧设置有由耐火砖构成的炉膛,所述耐火砖内侧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炉体内通过多个竖直的隔热板隔成多个独立的温控区,所述温控区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炉体外对应设置有多个与温度传感器及电热丝电连接的温度控制面板;所述炉管依次贯穿炉体内的多个炉膛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炉体外,所述炉管左侧从右到左依次连通有氢气进口及防爆管,所述氢气进口及防爆管之间的炉管外套装有冷却水套,所述防爆管左端设置有舟皿出口,所述防爆管内上壁悬挂有多个由耐温纤维布条形成的挡火帘;所述炉管右侧从左到右依次连通有氢气出口、舟皿进口及气力推进器,所述氢气出口内设置有干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干燥装置为填充有干燥剂的防漏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力推进器通过安装杆固定于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炉管有多组且呈水平间隔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独立的温控区的设置,使得能够根据工艺要求,自由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提高钨粉的品质;设置挡火帘,当打开舟皿出口时,用于阻断氢气流,防止了从舟皿出口进来的空气中氧气与氢气反应而产生的爆鸣甚至爆炸,提高安全性能;在氢气出口处设置有干燥装置,能够吸附还原反应时产生的水蒸气,避免其在舟皿进口处凝聚呈水滴,避免原料受潮而导致钨粉粒度变粗。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够自由控制不同阶段的反应温度,满足生产工艺,避免原料受潮而导致钨粉粒度变粗,提高钨粉的品质;减少舟皿出口处产生爆鸣甚至爆炸的可能,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钨粉还原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舟皿出口,2-防爆管,3-挡火帘,4-冷却水套,5-炉管,6-氢气进口,7-炉体,8-轻质保温砖,9-耐火砖,10-电热丝,11-隔热板,12-温度传感器,13-温度控制面板,14-氢气出口,15-干燥剂,16-舟皿进口,17-气力推进器,18-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钨粉还原炉,包括炉体7及炉管5,所述炉体7内侧设置有轻质保温砖8,所述轻质保温砖8内侧设置有由耐火砖9构成的炉膛,所述耐火砖9内侧设置有电热丝10;所述炉体7内通过多个竖直的隔热板11隔成多个独立的温控区,所述温控区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炉体7外对应设置有多个与温度传感器12及电热丝10电连接的温度控制面板13;所述炉管5依次贯穿炉体7内的多个炉膛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炉体7外,所述炉管5左侧从右到左依次连通有氢气进口6及防爆管2,所述氢气进口6及防爆管2之间的炉管5外套装有冷却水套4,所述防爆管2左端设置有舟皿出口1,所述防爆管2内上壁悬挂有多个由耐温纤维布条形成的挡火帘3;所述炉管5右侧从左到右依次连通有氢气出口14、舟皿进口16及气力推进器17,所述氢气出口14内设置有干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光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赣州市光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