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R‑碳酸丙烯酯的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2681.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阳;陈文飞;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华人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19/00;C07D317/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华信天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94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碳酸 丙烯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R-碳酸丙烯酯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R-碳酸丙烯酯是一种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畅销抗艾滋和乙肝病毒药物泰诺福韦酯的合成。制备R-碳酸丙烯酯的方法有:酯交换法、二氧化碳合成法等。反应釜是生产R-碳酸丙烯酯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
对于现有的反应釜而言,其包括釜体、搅拌机构、冷凝回流器,所述搅拌机构由电机、轴和搅拌叶片组成,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到釜体内与搅拌叶片连接,冷凝回流器通过管道与釜体连接,在釜体外部设置夹套,在夹套与釜体之间形成供蒸汽流过的空间,将蒸汽输入到该空间中以对反应釜进行加热,在釜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放管,排放管的一端经过供蒸汽流过的空间穿出到夹套的外部。然而对于上述结构,排放管与釜体底部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焊接的方式,对于现有的排放管与釜体的连接结构而言,焊接部位是裸漏在供蒸汽流过的空间中的,如果使用生成物的蒸汽对釜体进行加热,由于生成物的蒸汽中一般是酸性或碱性的,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对焊接的部位形成腐蚀,从而造成漏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R-碳酸丙烯酯的反应釜,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排放管受到腐蚀,防止釜体内的物体泄漏。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R-碳酸丙烯酯的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机构、冷凝回流器、排放管,所述搅拌机构由电机、轴和搅拌叶片组成,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轴的另一端伸入到釜体内与搅拌叶片连接,冷凝回流器通过管道与釜体连接,在釜体外部设置夹套,在夹套与釜体之间形成供蒸汽流过的空间,排放管的一端与釜体固定连接,还包括套管、密封套,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在釜体上,套管的另一端经过供蒸汽流过的空间穿出到夹套的外部,所述排放管的一部分被套管所环绕,排放管的另一端位于套管的外部,所述密封套套在套管上,密封套被固定在套管与夹套的间隙之间。
所述密封套包括本体,在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压缩部,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缩部,在本体、第一压缩部和第二压缩部之间形成有环形槽。
所述套管上设有分别对密封套两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套管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件与套管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通过套管对排放管形成了保护作用,避免了排放管与釜体的连接部位被腐蚀,防止了釜体内的液体泄漏,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通过密封套对对夹套和套管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防止了蒸汽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R-碳酸丙烯酯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R-碳酸丙烯酯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搅拌机构、冷凝回流器2、排放管3,所述搅拌机构由电机4、轴5和搅拌叶片6组成,轴5的一端与电机4连接,轴5的另一端伸入到釜体1内与搅拌叶片6连接,冷凝回流器2通过管道与釜体1连接,在釜体1外部设置夹套7,在夹套7与釜体1之间形成供蒸汽流过的空间8,排放管3的一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还包括套管9、密封套10,所述套管9的一端固定在釜体1上,套管9的另一端经过供蒸汽流过的空间8穿出到夹套7的外部,所述排放管3的一部分被套管9所环绕,排放管3的另一端位于套管9的外部,排放管3上设有阀门。通过套管9对排放管3形成了保护作用,避免了排放管3与釜体的连接部位被腐蚀,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所述密封套10套在套管上,密封套10被固定在套管与夹套的间隙之间。所述密封套10包括本体11,在本体11的一端设有第一压缩部12,在本体1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压缩部13,在本体11、第一压缩部12和第二压缩部13之间形成有环形槽14。所述套管9上设有分别对密封套两端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件15和第二限位部件16。所述第一限位部件15与套管9固定连接,第二限位部件16与套管9螺纹连接。第一限位部件15为挡圈,通过焊接固定在套管9上,第二限位部件16为螺母,在套管9上设有螺纹,两者通过螺纹进行连接。装配时,通过旋转第二限位部件16,对密封套10的第二压缩部13形成挤压作用力,由于密封套的第一压缩部12被第一限位部件15限位,因此,密封套10的两端均被压缩,从而使密封套10产生膨胀,提升对夹套7和套管9之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华人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华人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6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缬氨酸合成釜
- 下一篇:用于S‑环氧丙烷的进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