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2505.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宋泽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8 | 分类号: | B24B7/18;B24B23/02;B24B47/12;B24B55/05;B24B55/10;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07 | 代理人: | 郑晓荃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福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墙面 施工 打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面施工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指用沉重的物质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满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动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环境,建筑艺术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体形式、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装修和装饰、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在各类建筑的建造过程中需要对墙面进行打磨,但是传统的打磨方式多为人工手持砂纸打磨,这样效率低下,并且在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很容易对人的身体造成损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包括把手、壳体、吸尘器、转轴和电机,所述把手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开关,底部固定设置在转盖的顶部,转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转盖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电机的两侧设置有隔离板;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两个从动齿轮的底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底部设置有磨盘,且磨盘和端盖之间设置有螺钉;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设置有集尘箱,且集尘箱的内部设置有吸尘器,吸尘器的底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底部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壳体外侧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挡盖。
优选的,所述转盖的底部与左侧隔离板之间设置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吸尘口呈喇叭状,并朝向磨盘方向开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挡盖采用橡胶材料制作。
优选的,左右两个隔离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电机的定位杆,定位杆与电机卡接连接,从而与隔离板相互配合而限位电机。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右侧活动链接有螺纹套筒,且把手顶部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吸尘器能够对摩擦产生的灰尘进行吸收,且通过设置挡盖能够对灰尘进行遮挡,防止出现扬尘现象,在电机的两侧设置有隔离板能够对电机起到保护的作用,通过在转盖和隔离板之间设置有插头接口能够节省空间,通过设置有固定绳和螺纹套筒能够使装置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均起到省力的作用,装置使用简单便捷,且能够对零部件进行简单的拆卸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的底部仰视图。
图中:1-把手;2-开关;3-转盖;4-壳体;5-吸尘器;6-吸尘管;7-吸尘口;8-挡盖;9-磨盘;10-端盖;11-螺钉;12-主动齿轮;13-套筒;14-转轴;15-从动齿轮;16-集尘箱;17-电机轴;18-电机;19-隔离板;20-固定绳;21-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建筑用墙面施工打磨装置,包括把手1、壳体4、吸尘器5、转轴13和电机18,把手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开关2,底部固定设置在转盖3的顶部,转盖3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4的顶部;转盖3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机18,电机18的两侧设置有隔离板19。其中,左右两个隔离板19之间设置有用于限位电机18的定位杆(未标示),定位杆与限位电机18卡接连接,从而与隔离板19相互配合而限位电机18,从而保证电机18的稳定性。
电机18的底部设置有电机轴17;电机轴17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主动齿轮12啮合的从动齿轮15;两个从动齿轮15的底部设置有转轴14,转轴14的底部设置有套筒13;套筒1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端盖10;端盖10的底部设置有磨盘9,且磨盘9和端盖10之间通过螺钉1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象屿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