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烟低卤PVC电缆料的生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332299.X | 申请日: | 2017-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超悦塑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7/18 | 分类号: | B29B7/18;B29B7/28;B29B13/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2 | 代理人: | 夏恒霞 |
| 地址: | 224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烟低卤 pvc 电缆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低烟低卤PVC电缆料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PVC电缆料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采用密炼机以对其原料进行混合处理。然而,现有的密炼机在对于电缆料生产原料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其往往会由于原料储藏环境或其自身因素进而导致原料内带有一定的水分,上述带有水分的原来在密炼机内加工过程中会形成水汽沾附在初步成型的电缆料之上。上述电缆料直接进行使用则会影响其工作性能,而在其加工后设置烘干工序则影响电缆料的整体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烟低卤PVC电缆料的生产装置,其可有效避免电缆料中水汽过多而影响其后续使用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烟低卤PVC电缆料的生产装置,其包括有密炼机;所述密炼机包括有机体,机体内部设置有密炼室,密炼室内部设置有两个转子,其由设置在密炼室之外的电机进行驱动,密炼室的上端部与下端部分别设置有进料管道与下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内部包括有进料活塞以及设置在进料活塞与密炼室之间的进料端体,进料端体之中设置有位于其轴线位置的第一阀体,以及多个沿第一阀体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阀体,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均采用单向阀,其中,第一阀体的导通方向为进料管道朝向密炼室进行导通,第二阀体的导通方向与第一阀体相反;所述进料管道的内壁之中设置有冷凝夹套,其内部填充有冷凝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炼室的内壁以及密炼室内部转子的端面之上分别设置有电热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密炼室之中电热丝的设置以使得密炼室内部形成一定的高温状态,进而使得密炼室内部相对于进料管道形成的温差更为明显,以使得水汽排出的效率得与均度以进一步的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管道之中设置有多个吸附管道,其连通至设置在机体外部的真空吸附泵之中,吸附管道由其与进料管道内壁的连接端部倾斜向上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在水汽通过第二阀体排出过程中,通过吸附管道以及真空吸附泵以形成向上的吸附气流,进而使得水汽的排出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一个吸附管道与进料管道内壁的连接端部的高度位置均高于冷凝夹套上端面的高度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确保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受冷凝作用形成液态,以避免其进入至真空吸附泵内部造成设备的损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端体的上端面的高度由其边部朝向进料端体的轴心逐渐降低;所述进料端体的上端面之中,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之间设置有采用环形结构的辅助电热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进料端体上端面的高度设置以确保进料活塞推动物料进入密炼室时可使其与第一阀体进行均匀接触以实现高效进料处理;与此同时,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之间的辅助电热丝使得进料端体的上端面形成一定的高温作用,进而使得水汽通过第二阀体进入进料管道时可得以快速上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低烟低卤PVC电缆料的生产装置,其可通过密炼机对于电缆料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过进料管道内冷凝夹套的设置,以使得进料管道相对于密炼室形成一定的低温环境,以使得密炼室与进料管道之间形成温差;电缆料在密炼室内部反复混合与搅拌过程中形成的水汽在上述温差效果下逐渐朝向进料管道的方向进行运动,并通过进料端体之上的第二阀体进入至进料管道之中,进而完成水汽与电缆料之间的分离处理。上述低烟低卤PVC电缆料的生产装置可在电缆料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实现电缆料与水汽之间的分离,进行在确保电缆料良好的使用性能的同时,使其整体加工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机体、2—密炼室、3—转子、4—进料管道、5—下料管道、6—进料活塞、7—进料端体、8—第一阀体、9—第二阀体、10—冷凝夹套、11—电热丝、12—吸附管道、13—真空吸附泵、14—辅助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超悦塑化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超悦塑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22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切割刀头及具有其的基板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橡胶生产开炼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