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晕涡轮轴孔贯通灯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1503.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天诚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70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晕 涡轮 贯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涡轮轴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晕涡轮轴孔贯通灯检装置。
背景技术
涡轮轴贯通孔的贯通程度直接关系到涡轮轴上其他零部件的装配,通常采用灯检视测方式进行。如附图1中涡轮轴的结构,内部呈空心状,表面开设有若干大小不一的贯通孔。检测时,从涡轮轴一端向其内部打入一束光,然后人工逐个观察是否存在不透光的小孔。由于长时间用眼直视观测,容易造成眩晕,影响工人继续观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眩晕涡轮轴孔贯通灯检装置,该装置可有效降低眼睛疲劳程度,防止眩晕,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眩晕涡轮轴孔贯通灯检装置,包括工作台,在靠近涡轮轴一端端部位置处安装有一个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台的工作面上设有两个支撑轮组且涡轮轴的两端分别悬空放置在支撑轮组上,每个支撑轮组包括两个对应固定安装在工作台工作面上的支撑轮单元且每个支撑轮单元与涡轮轴表面接触,在与涡轮轴安装方向平行的一侧设有一块黑板且黑板垂直固定在工作台的工作面上,与涡轮轴安装方向平行的另一侧设有一块L形状的遮光板且遮光板将涡轮轴包裹在其内部,所述黑板和遮光板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涡轮轴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下部与工作台采用合页连接,便于涡轮轴安装或者取下。
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涡轮轴一端端部位置处设有一个气缸且气缸安装在与工作台固定在一起的可调底座上并可调节气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与涡轮轴中心线方向重合,所述光源固定在活塞杆右端端部,利用气缸调节光源伸入涡轮轴内部的位置,工人在目测中可以根据观测位置调整光源,保持相同的光强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塞杆右端端部设有一个矩形的灯罩且光源安装固定在灯罩内,所述灯罩朝向涡轮轴内壁的一侧开口,其余侧面封闭且灯罩开口方向一端与涡轮轴内壁接触组成呈封闭空间,目测时只观察灯罩开口处对应的涡轮轴上的通孔贯通情况,其他位置处的通孔因为没有光线照射通过则不显示,减少了观察目标的数量,也降低了工人眼睛的疲劳程度。
进一步地,位于涡轮轴另一端下方的支撑轮组中的一个支撑轮单元通过同轴的传动轮和皮带与固定在工作台下方的驱动电机连接,由驱动电机带动涡轮轴进行翻转并进行灯检。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且控制器分别与气缸的控制电路以及驱动电机的电源电路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光源伸入涡轮轴内的位置以及涡轮轴自身旋转状态,提高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板外表面可分为若干区域且每个区域刻有唯一的识别编码,对应的涡轮轴长度方向可分为若各个对应的区域,根据编码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涡轮轴上通孔贯通不合格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为了解决涡轮轴孔贯通灯检过程中,工人直视会发生眩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传统的灯检装置结构上进行改进,增加了黑板和遮光板,工人在遮光板一侧观察光通过涡轮轴孔在黑板上形成的光斑,由直视检测变成反射检测,可减少光与工人眼睛直接接触的时间即是降低了眼睛的疲劳程度,避免了眩晕现象的发生。再者,为了避免同时目测多个通孔,设计采用逐步逐段目测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有气缸控制光源伸入涡轮轴内的位置并在光源外安装了灯罩,同时由控制器控制涡轮轴缓慢旋转,工人在目测时,由于灯罩遮挡,光只能从灯罩开口方向发射出去并通过对应位置涡轮轴上的通孔,在黑板上形成光斑。灯罩的开口大小决定了光斑的数量,使得同一时间内,目测目标数量减少,降低了干扰和眼睛疲劳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涡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涡轮轴1呈空心结构,表面开设有若干大小不一致的通孔 1-2。灯检时,从涡轮轴1的一端打入一束光,然后工人对涡轮轴1表面进行目测,检查通孔1-2位置处是否透光,以及通孔1-2内是否有异物。长时间对着光,容易造成工人眩晕影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天诚实业公司,未经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江油天诚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1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底角检测装置
- 下一篇:鸡蛋血蛋自动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