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式乒乓球捡拾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1495.5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2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7000 甘肃省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捡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捡拾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式乒乓球捡拾杆。
背景技术
乒乓球(ping-pong),中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包括进攻、对抗和防守。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亦同。乒乓球为圆球状,重2.53-2.70克,白或黄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
人们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或者练习的时候,乒乓球经常会落在地上,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去捡,这样使得工作人们经常弯腰,从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式乒乓球捡拾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式乒乓球捡拾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吸式乒乓球捡拾杆,包括连接杆、拾球头、锯齿、壳体、挡板、电动马达、风扇、排气孔、乒乓球出口、网兜、绳子、蓄电池、把手和背带,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拾球头,且连接杆的顶部安装有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有挡板,所述电动马达安装在挡板左侧的壳体内,且电动马达上安装有风扇,所述壳体的左侧端头设置有排气孔,所述壳体的右侧底部设置有乒乓球出口,且乒乓球出口上安装有网兜,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壳体的右侧端头,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和背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为管状结构,且连接杆的内经为50-55mm。
优选的,所述拾球头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密集的锯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安装在壳体的进气口上。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与壳体内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的宽度为30-35mm。
优选的,所述乒乓球出口的直径为55-60mm。
优选的,所述网兜与乒乓球出口通过绳子活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吸式乒乓球捡拾杆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使用方便,通过电动马达、风扇和网兜的配合使用,能够将乒乓球从拾球头吸到网兜中,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捡球的时间,提高了捡球的效率,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拾球头的俯视图;
图中:1、连接杆,2、拾球头,3、锯齿,4、壳体,5、挡板,6、电动马达,7、风扇,8、排气孔,9、乒乓球出口,10、网兜,11、绳子,12、蓄电池,13、把手,14、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吸式乒乓球捡拾杆,包括连接杆1、拾球头2、锯齿3、壳体4、挡板5、电动马达6、风扇7、排气孔8、乒乓球出口9、网兜10、绳子11、蓄电池12、把手13和背带14, 连接杆1为管状结构,且连接杆1的内经为50-55mm,连接杆1的底部安装有拾球头2,拾球头2的底部四周设置有密集的锯齿3,且连接杆1的顶部安装有壳体4,连接杆1安装在壳体4的进气口上,壳体4内安装有挡板5,挡板5的顶部与壳体4内的顶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的宽度为30-35mm,电动马达6安装在挡板5左侧的壳体4内,且电动马达6上安装有风扇7,壳体4的左侧端头设置有排气孔8,壳体4的右侧底部设置有乒乓球出口9,乒乓球出口9的直径为55-60mm,且乒乓球出口9上安装有网兜10,网兜10与乒乓球出口9通过绳子11活性连接,蓄电池12安装在壳体4的右侧端头,壳体4的顶部安装有把手13和背带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未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1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助力制动系统测试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油气悬架系统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