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回流引导结构的压缩机机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0947.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帆;窦华书;张炜;魏义坤;陈小平;杨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52 | 分类号: | F04D29/52;F04D29/54;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回流 引导 结构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流式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回流引导结构的压缩机机匣。
背景技术
压缩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主要受到喘振与堵塞的限制。当压缩机在较小流量工况下运转时,往往会出现旋转失速和喘振这两种非定常流动现象。压缩机的流量不断减小至某一值时,由于叶道进口正冲角较大,叶片的非工作面上,其气流边界层会发生严重的分离,并沿着叶道逐渐向外扩散。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叶轮的叶片会因为加工误差等问题,几何结构存在细微的差异,且叶轮入口来流具有不均匀性,两者的影响便使得叶轮内的气流脱离现象率先发生在一个或几个叶片上,并逐渐形成气流脱离团。当气流脱离团在叶轮旋转过程中,以一个较小的传播速度轮流出现在叶轮内各叶道中时变形成旋转失速,进而使压缩机发生喘振。喘振会极大地降低压缩机性能,甚至对压缩机内的部件造成严重的损坏。为防止压缩机喘振现象的发生,使其尽可能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必须对压缩机的工作范围进行拓宽,增大其喘振裕度。流动控制技术便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流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由于主动控制技术较为复杂且对操作要求较高,目前多采用被动控制技术。机匣处理技术便是一种具有显著优点的被动控制技术,其具有结构简单、改型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且其可靠性高,扩稳效果显著,抗进口畸变能力强,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该领域的扩稳研究之中。目前主流的机匣处理方式包括轴向缝式机匣和周向槽机匣,且较集中于两者的尺寸、形状及设置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流压缩机的具有回流引导结构的机匣,使得轴流压缩机在保持原有的压比特性和工作效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稳定工作范围得到提升。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匣体、耳廓型弯管和斜凸块。所述的机匣体呈圆管状。机匣体内壁出风端开设有沿机匣体周向均布的n个第一倾斜孔,25≤n≤40;第一倾斜孔为5~8mm孔径的通孔。每个第一倾斜孔的轴线分别与机匣体轴线共面且成s°,10≤s≤45;所有第一倾斜孔朝向一致,且第一倾斜孔的内端靠近出风端。
所述机匣体内壁的入风端固定有凸环,凸环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绕机匣体轴线回转而成的回转体。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a,9mm≤a≤12mm,一条腰与机匣体内壁接触,另一条腰相对斜边靠近机匣体出风端。凸环上开设有n个斜槽,形成n个斜凸块;n个斜槽沿凸环周向均布;所有斜凸块的侧面均与机匣体的轴线成30°。沿周向方向上,每个斜槽均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倾斜孔的间隔内。斜凸块靠近出风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倾斜孔。第二倾斜孔的孔径与第一倾斜孔的孔径相等。每个第二倾斜孔的轴线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倾斜孔轴线平行,且与机匣体轴线及对应位置的第一倾斜孔轴线在同一平面内。n个第二倾斜孔与机匣体上开设的n个径向孔分别连通;所有径向孔均为通孔。
所述的n个径向孔与n个第一倾斜孔通过n根耳廓型弯管分别连通;耳廓型弯管的内径与第一倾斜孔的孔径相等。所述的耳廓型弯管由一体成型的径向管、连接弧管和斜管组成。径向管与斜管通过连接弧管连通。径向管远离连接弧管的那端与径向孔外端固定,斜管远离连接弧管的那端与第一倾斜孔外端固定。径向管的轴线与径向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斜管的轴线与第一倾斜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径向管的长度为10~20mm。连接弧管轴线的半径为8~13mm。斜管的长度为径向管长度的倍。
所述斜槽的槽宽为
所述n个第一倾斜孔的轴线与机匣体轴线的夹角均为4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相比于传统的轴向缝式机匣及周向槽机匣,以及目前主流的带背腔机匣,本实用新型设置倾斜孔能更好地引导轴向回流;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倾斜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能够在引导回流进入耳廓型弯管的同时削弱后台阶涡,降低损失。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耳廓型弯管变向十分缓和,对回流变向时的消耗较小。
4、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削弱叶顶间隙的流动强度并消除叶轮内部的旋转失速团,吹除低能气体并扩大压缩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5、本实用新型中的斜槽能够增大主流的预旋,减小主流对叶片的冲击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根耳廓型弯管固定在机匣体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09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臂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对蜂窝芯零件固持胶带切割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