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0629.1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涛;邓桂超;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其中起关键支撑作用的储能系统日益展现其重要性。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转换器是储能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拓扑类型众多。DC/DC转换器是将一种电平的直流电压变换为另一种电平的直流电压的电路。DC/DC转换器的输入是一个已经经过滤波之后固定不变的直流电压;DC/DC转换器的输出是可变的直流电压,也可针对许多应用设计成多种输出电压。现在的DC/DC转换器的电压转换效率低,且电路结构复杂,参数设置比较繁琐,因此比较难控制,且成本高。
鉴于以上弊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以克服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电压转换效率高,容易控制且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用于通过第一、第二电压输入端接收一外接电源提供的电压,且将该外接电源所提供的电压转换成一个负载所需的工作电压。该直流/直流转换器包括变压器及双向开关模块。该变压器包括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该双向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对开关元件、第二对开关元件、第三对开关元件及第四对开关元件。该第一对开关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电压输入端及该初级线圈的负极电连接。该第二对开关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二电压输入端及该初级线圈的负极电连接。该第三对开关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电压输入端及该初级线圈的正极电连接。该第四对开关元件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二电压输入端及该初级线圈的正极电连接;该次级线圈与该负载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对开关元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对开关元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三、第四开关元件。该第三对开关元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五、第六开关元件。该第四对开关元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七、第八开关元件。每个开关元件均包括一个场效应晶体管及一个二极管,该二极管的正极与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电连接,该二极管的负极与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该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与源极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及第八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均为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该第二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该第三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该第四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该第五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该第六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该第七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与该第八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该第一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及该第五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均与该第一电压输入端电连接,该第四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及该第八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均与该第二电压输入端电连接,该第二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及该第三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均与该初级线圈的负极电连接,该第六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及该第七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均与该初级线圈的正极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双向开关模块还包括一个第一电容。该第一电容的两端分别与该第一电压输入端及该第二电压输入端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一二极管,第二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二二极管,第三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三二极管,第四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四二极管,第五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五二极管,第六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六二极管,第七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七二极管,第八开关元件的二极管为第八二极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次级线圈包括第一次级线圈及第二次级线圈。该第一次级线圈的正极与负极均与该负载电连接,该第二次级线圈的正极及负极均与该负载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次级线圈的正极与一个第九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并通过该第九二极管与该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二次级线圈的负极与一个第十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并通过该第十二极管与该负载的第一端电连接。该第一次级线圈的负极及该第二次级线圈的正极均与该负载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直流/直流转换器还包括一个第二电容。该第二电容与该负载并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有益效果在于:电压转换效率高,容易控制且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0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释放数据块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带保护的推挽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