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四向软轴驱动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0465.2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伟;王光南;贾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415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驱动器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紧凑型四向软轴驱动器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人类的脊柱形状可以分为2个“S”形状,这样的生理形状能增强人体活动的灵活性。脊柱由33至34块椎骨构成,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骶骨(盆椎)。颈椎有7块椎骨,具有最大的活动范围。胸椎的12块椎骨分别与肋骨相连,形成一个刚性加大的胸腔,保护人的内脏。腰椎的5段连接胸腔和骶骨,并为腰部(下背部)提供活动的能力。而骶骨有融合的椎骨段组成,通过骶骨关节与骨盆上的髂骨相连。在腰椎区域,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及支撑大部分的身体重量,并承担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各种振动,使得腰部区域成为最脆弱和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一旦因为各种原因使腰椎脱离“S”形状时,腰部区域的椎骨间压力会迅速增加,因而会更容易疲劳以及疼痛,长时间的不正确腰椎姿势回加重腰椎的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由于个体的不同,不同人员的腰椎凸出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驾乘人员对腰托的调节程度(驱动器调节行程)有不同的要求,尤其在中国市场,终端客户对腰托的调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满足无极调节的要求,同时要满足越来越大的调节行程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驱动器系统一般都为两向驱动,当需要四向调节时,则是通过使用两个相同的两向驱动器系统来实现,这样势必会增加整个系统的重量,同时需要座椅更多的空间才能满足空间的要求。而且此类驱动器行程相对固定,如果要改变行程,需要更改相关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同时需要重新开发模具,这样势必造成成本增加,开发周期增长,不利于平台化产品的推广。
另外,目前市场上的驱动器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该类产品主要不足之处在于,齿轮、齿条均为金属件,强度足够,但柔性不足,在驱动器受到较大外力时(如较大的冲击力),齿轮、齿条的齿容易损坏,甚至断裂,从而导致驱动器传动功能降低或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紧凑型四向软轴驱动器总成,采用单个集成化驱动器,且使用软轴替代传统的齿条传动方式,该软轴在确保提供足够的强度下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韧性,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软轴实现驱动器不同行程的要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占用空间多、互换性能差、传动功能容易降低或失效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紧凑型四向软轴驱动器总成,其包括壳体、第一软轴、第二软轴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软轴和第二软轴均包括中心轴以及设置于所述中心轴外的螺旋弹性件,所述第一软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套设有连接于座椅上桥的套管,所述套管具有与螺旋弹性件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软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位于所述座椅上桥上方和所述壳体下方的导向支撑单元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套设于所述第二软轴上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具有与螺旋弹性件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座椅上桥和所述壳体分别可移动地设置于导向支撑单元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一斜齿轴、斜齿轮,所述第一蜗杆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一蜗轮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一蜗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一斜齿轴上,所述第一斜齿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斜齿轴与所述斜齿轮啮合,所述斜齿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软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杆、第二蜗轮、第二斜齿轴,所述第二蜗杆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轴上,所述第二蜗轮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所述第二蜗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二斜齿轴上,所述第二斜齿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斜齿轴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机横卧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斜齿轴垂直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斜齿轴与斜齿轮垂直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电机横卧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二斜齿轴垂直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二斜齿轴与驱动齿轮垂直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软轴上于所述套管的外端设置有限位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弹性件均为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用于提供传动的外螺纹和起到缓冲、吸收外力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礼恩派华光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0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