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节式手动升降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9351.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4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颜六妹;张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俊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节 手动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杆,尤其涉及一种分节式手动升降杆。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对于我国的经济、生活、稳定以及国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信息获取和传输是信息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地球曲率、高山以及城市中星如棋布的高楼大夏,对目标的探测、无线信息的传输影响极大,必需将天线、摄像机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消除这些影响,满足系统要求。升降杆是实现上述功能的主要手段,它能将各种不同的负载,举升到几米到数十米的高度。同时,系统的机动性要求,也对升降杆的便携性和展开的快捷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同时,目前市场上,分节式升降杆多为多节杆体利用法兰螺栓连接,其整体重量大,导致杆体安装步骤繁复,也不便于运输或携带,并且在起竖升降杆时,需要人力较多,使用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手动升降杆安装方式复杂,安装所需人力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节式手动升降杆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节式手动升降杆,包括安装底座、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的底盘支座、通过转轴与底盘支座固定的第一套管、杆体、多个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套管以转轴为旋转中心在纵向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一套管固定端的套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所述杆体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支杆,所述支杆包括接头、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在接头腔体内、另一端的套管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所述接头远离第二套管方向的管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首端的支杆的接头套设在第一套管的外壁上,并在第一套管外壁上滑动以使第一限位柱卡紧在首端的支杆的限位槽内;后一支杆的接头套设在前一支杆的第二套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杆体上的拉线环、固定在地面的地桩、分别与拉线环和地桩固定连接的抗风绳。
进一步地,所述抗风绳包括分别固定在拉线环和地桩上的两个挂扣、与拉线环侧的挂扣固定连接的绳索、穿过挂扣并与绳索的自由端固定连接的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的内径与第二套管的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和第二套管均采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均采用阶梯式的尼龙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分节式杆体上的限位柱和限位槽结构,便于使用过程中组装和拆卸杆体,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同时也便于运输或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管与底盘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杆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抗风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起升过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直立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安装底座,2为底盘支座,3为转轴,4为第一套管,5为第一限位柱,6为地钉,7-1~7-5为支杆,8为第二套管,9为接头,10-1和10-2为拉线环,11-1-1~11-1-4和11-2-1~11-2-4为抗风绳,12为挂扣,13为绳索,14为滑块,15-1~15-4为地桩,16为第二限位柱,17为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的分节式手动升降杆,包括安装底座1、固定在安装底座1上的底盘支座2、通过转轴3与底盘支座2固定的第一套管4、杆体、多个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套管4可以转轴3为旋转中心在纵向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一套管4固定端的套管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柱5。安装底座1通过地钉6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杆体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支杆7-1~7-5,所述支杆包括接头9、第二套管8,所述第二套管8的一端固定在接头9的腔体内、另一端的套管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柱16,所述接头9远离第二套管8方向的管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7。相邻支杆相互套接在一起,后端支杆的接头套在前端支杆的第二套管的外侧。首端的支杆的接头套设在第一套管4的外壁上,并可在第一套管4外壁上滑动以使第一限位柱5卡紧在首端支杆的限位槽内;后一支杆的接头的套设在前一支杆的第二套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俊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俊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9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