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灌注化疗用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764.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0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军;李夏东;吴稚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温度感应器 导管本体 导管 本实用新型 测温式 热灌注 显示器 化疗 连接控制单元 准确度 病人体温 实时监测 手术过程 人体温 医生 体温 传送 体内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灌注化疗用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外表面设有若干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均连接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带标识,所述RFID芯片连接RFID读取器,所述RFID读取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显示器。穿刺手术过程中,导管本体穿刺入人体内进行操作,温度感应器能实时监测人体内部的体温,并通过RFID芯片和RFID读取器将温度值传送给控制单元,最后显示器上显示温度数值,RFID芯片上的标识能够区分不同温度感应器传送过来的温度值,方便医生随时监测病人体温变化。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穿刺导管能准确测得病人体温的同时还不需要医生增加附加操作,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热灌注化疗用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
背景技术
癌性腹腔积液是当前晚期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伴随疾病,热灌注化疗作为癌性腹腔积液较为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原理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热热效应好的化疗药物,灌注到肿瘤部位,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达到既能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治疗目的。因此,热灌注化疗体腔内的温度监控显得非常重要,对治疗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目前的热灌注化疗手术过程中,患者体腔内的温度往往通过体外循环管路上的液体温度监控来间接实现,并不能直接实现体腔内的温度监测,而传统的热电偶等测温装置植入体内,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创伤,在临床上并不常用,因此缺乏一种简单有效的热灌注化疗体腔内温度检测装置。
热灌注化疗实施前需要在人体胸腹腔通过外科手术或穿刺针置入导管,胸腹腔穿刺置管是现代肿瘤热灌注治疗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的一项必须的技术操作,通过穿刺导管进行体腔内温度监控,可以实时的检测体腔内的温度变化情况,又无需对患者造成额外的创伤和植入额外的测温装置。而普通的穿刺导管不具备测温功能,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测温式穿刺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穿刺导管没有测温功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监测热灌注化疗术中病人体腔内温度的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灌注化疗用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外表面设有若干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均连接RFID芯片,所述RFID芯片带标识,所述RFID芯片连接RFID读取器,所述RFID读取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显示器。热灌注化疗术过程中,置留在体腔内的导管本体上的温度感应器能实时监测人体内部的体温,并通过RFID芯片和RFID读取器将温度值传送给控制单元,最后显示器上显示温度数值,RFID芯片上的标识能够区分不同温度感应器传送过来的温度值,方便医生随时监测病人体腔内体温变化。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穿刺导管能准确测得病人体温的同时还不需要医生增加附加操作,操作简单,准确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本体外表面设有适配于温度感应器和RFID芯片的凹槽,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RFID芯片的外表面与所述导管本体的外表面齐平。将温度感应器和RFID芯片的外表面与导管本体外表面齐平,使得穿刺导管在插入人体时,导管表面不会凹凸不平,形成阻力,不方便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感应器为环形。环形的温度感应器能够更好的感应人体温度,接触面更大,准确度更高。
作为优选,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RFID芯片均匀分布于所述导管本体上。能够保证穿刺导管不同的穿刺深度都能监测体温。
本实用新型经使用证明,效果理想,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灌注化疗用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灌注化疗用测温式医用穿刺导管的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肿瘤医院,未经杭州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硬管结合的吸引器管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复合编织医学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