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除雾的新型道路转弯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562.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奇;王晗;孟繁哲;黄辛;李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619 | 分类号: | E01F9/6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新型 道路 转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标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除霜除雾的道路转弯镜。
背景技术
道路转弯处行车视线不好的地方通常安装有道路转弯镜,其镜体呈凸形,可视范围大,驾驶者通过镜子可看见弯道另一侧是否有行人或者车辆,可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是在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的地方,例如山区,道路转弯镜的镜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水蒸气碰到镜体的表面就会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滴使道路转弯镜镜面上布满水雾,而镜面模糊不清会令司机观察对面道路的视线受阻,不能及时发现对面的路况,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道路转弯镜,使其能够自动加热电阻丝到适宜温度,达到除去道路转弯镜镜面上雾气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自动除雾的新型道路转弯镜,其包括底座、主杆、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杆上依次装有蓄电池、处理器及镜体,该镜体背面装有电阻发热丝,所述镜体上方安有遮沿,所述镜体表面下方安有湿敏传感器,该湿敏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所述镜面湿度值,并将监测到的湿度值传输至处理器中,该处理器与湿敏传感器和电阻发热丝通过导线相连,用于将所述湿敏传感器传输来的湿度值进行比较,并控制所述电阻发热丝通电与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将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环保可持续使用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可给湿敏传感器、处理器以及电阻发热丝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杆上涂有反光条,在夜间反光条可以借助于汽车灯光照射,使驾驶员在数百米之外就可知道转弯处有道路转弯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湿敏传感器对道路转弯镜镜体表面湿度检测,将湿度值传给处理器进行比较,再由处理器控制蓄电池供电给电阻发热丝使之发热,令道路转弯镜镜体表面温度升高,达到自动除雾的目的,解决道路转弯镜镜体表面形成雾气阻碍驾驶员视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几率;另外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由蓄电池储存,达到节能环保可持续使用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自动除雾的新型道路转弯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底座、2-主杆、3-蓄电池、4-处理器、5-镜体、6-太阳能电池板、7-遮沿、8-电阻发热丝、9-湿敏传感器、10-反光条。
图2为一种可自动除雾的新型道路转弯镜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道路转弯镜装置,包括底座1、主杆2、太阳能电池板6,所述底座1上连接主杆2,该主杆2上依次装有蓄电池3、处理器4及镜体5,该镜体5上方安装有遮沿7,所述镜体5背面装有电阻发热丝8且镜体5表面下方有湿敏传感器9,所述处理器4与湿敏传感器9和电阻发热丝8通过导线相连,所述蓄电池3可给湿敏传感器9、处理器4以及电阻发热丝8供电,所述主杆2顶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6且主杆2上涂有反光条1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6通过导线与蓄电池3相连。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镜体5表面上的湿敏传感器9会将实时监测的镜体5表面湿度值传递给处理器4进行比较,若实时监测的镜体5表面湿度值低于设定值则处理器4不会给电阻发热丝8加热,若实时监测的镜体5表面湿度值高于设定值,此时处理器4将控制蓄电池3供电给电阻发热丝8使之加热,产生热量使镜体5表面温度上升,一方面可以使镜体5表面已有的水雾蒸发,另一方面温度上升后的镜体5温度会高于露点温度,会防止镜体5表面再次产生水珠,达到了自动除雾的目的,保证驾驶人员的视野不会受阻,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系数;太阳能电池板6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3中,不但有效的利用了自然资源,还节能环保;主杆2上涂有的反光条10可以再夜间借助于汽车灯光照射进行反光,从而使驾驶者在数百米外就可以注意到转弯处有道路转弯镜,增加了驾驶者夜间行车的安全。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5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轨车辆用安全警示装置
- 下一篇:道路桥梁限高限载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