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27525.5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2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奉化远帆电视支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14;F16M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码配件,特别涉及平板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平板电脑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在使用时,人们习惯性用手扶着,这不仅费力,而且无法释放双手。由此出现了用于平板的支架。
现有的平板支架一般适用于某一尺寸的平板电脑,而无法适用于其它尺寸的平板电脑,还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支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平板支架,包括底座、连接于底座的连接杆、以及连接于连接杆的第一托板、连接于第一托板的第二托板,所述第一托板于其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长腰口,还包括穿设于第一长腰口且两端夹持于第一托板的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的一端固定固定连接于第二托板;
所述第二托板于其长边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二长腰口,两所述第二长腰口于靠近第一长腰口的一端设置有穿设于第二长腰口且两端夹持于第二托板的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二夹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托板;
所述第一托板于远离第一夹紧件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二托板于远离第二夹紧件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呈对称设置,还包括穿设于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以调节第一夹紧件于第一托板以及第二夹紧件于第二托板的压力情况的调节螺栓。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可以有效放置平板电脑,而且通过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可以有效改变分别和第一托板一体连接的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托板一体连接的第二抵接板的间距以适应于不同尺寸的平板电脑,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可以抵接于平板的两端,避免平板电脑发生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于远离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翻边、第二翻边。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第一托板上的第一翻边、第二托板上的第二翻边可以有效避免平板在使用过程中滑出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于其中部均设置有缺口。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上设置的缺口可以在保持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正常使用的状况下,还能够减少材料,同时还能够数据线穿过缺口插入到平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通过磁场吸附有滚球,所述滚球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托板。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磁场吸附的滚球可以自由改变第一托板、第二托板的位置,方便了平板在空间中位置的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于靠近滚球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纹路。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连接杆上的防滑纹路的设置有效避免了使用者在进行连接杆位置的改变的时候不会因为发生打滑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的截面呈圆形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连接杆的截面呈圆形设置,使使用人员在握持的时候不会碰到尖角而受伤。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包括连接杆的连接端设置的支撑板以及对称设置于支撑板两端的稳定板。
采用上述方案,这里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初步实现底座放置时的固定,而通过对称设置的稳定板可以进一步保证底座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平板电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这里通过滚球以及连接杆的设置方便使用人员根据需要调节平板的位置。
2、这里通过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以及对应的第一长腰口、第二长腰口可以自由的改变第一抵接板、第二抵接板之间的间距方便使用人员放置不同尺寸的平板。
附图说明
图1为平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平板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底座;2、连接杆;3、第一托板;4、第二托板;5、第一长腰口;6、第一夹紧件;7、第二长腰口;8、第二夹紧件;9、第一抵接板;10、第二抵接板;11、第一翻边;12、第二翻边;13、缺口;14、防滑纹路;15、支撑板;16、稳定板;17、滚球;18、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奉化远帆电视支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奉化远帆电视支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27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